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

连亚晓

身份证号:445281198012183011

摘要: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作业中,结合地质情况和作业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技术。为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要坚持全过程质量把控的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把控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地基加固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应用

1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要点分析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要点的梳理,使得施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掌握相关处理工作的标准以及流程,提升施工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处理效果。具体来看,由施工人员对岩土工程施工区域进行预压试验,掌握地质基本情况,评估侧向位移、竖向变形以及土壤空隙水压等数据,形成对地基稳定性的全面认知,同时根据上述数据,对地基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对预埋的管线进行防护处理,避免夯实过程中造成管线结构性损伤,避免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延长施工周期。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还需要做好深层搅拌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固化剂以及搅拌剂的类型以及用量,确保地基的结构强度,防止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

2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地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受自然界影响较大

施工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原材料质量是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重要前提。无论是设备还是建筑物,其使用寿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地基没有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地基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加大。例如在地基水泥浇筑前后的时间里,需要尽快的施工以保证浇筑质量,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故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材料的保护。如果沥青或者混凝土等基础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极易导致工程的塌陷等。

2.2施工技术程度不高

我国目前整体的岩土工程地基建设施工技术较低,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大多数行业人员都是由传统的施工队伍转化而来,没有受过系统的岩土工程地基施工技术教育,整个岩土工程建筑行业所衍生出的一些施工设备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导致岩土工程在投入使用时实际应用效果较差。目前我国主要的岩土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还处在较为基础的程度,这导致目前我国的地基施工技术没有较为标准的规范制度,没有相应的技术体系去完成岩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等过程,所以大部分岩土工程地基的施工过程都是不够标准的。

3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运用

3.1合理选择处理技术手段

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实际来说,可选择和运用的技术手段很多,不同的方法应用优势和缺点不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主要采用的技术如下:

3.1.1静荷载应力试验

一般来说,预压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是对岩土工程作业位置,开展静荷载应力的测试。若地基结构能够被高质量压实,需要及时摒弃静荷载,以此来保证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按照技术特征和技术应用范围划分,主要包括推载预压处理技术形式以及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形式。在实际应用时,运用合理的沉降手段,增强地基结构整体强度。此方法应用于湿度较大的地基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

3.1.2砂石材料回填法

从砂石垫层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挖出地基下部的软土。其次,使用砂石材料进行回填作业。最后,运用夯实处理工艺,增强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为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好砂石材料的垫层处理,保证使用的砂石材料,其有着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进而保证填充作业的质量。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此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3.1.3土工合成材料回填法

土木工程合成材料法是指借助于新型的土木材料对岩土工程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增强地基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与传统的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相对比,土木合成材料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高分子化合物的使用,使得地基处理的效能大大提升,有效增强了地基的排水能力,减少了流水对于地基的侵蚀。现阶段土木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基边坡之上,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有效改善地基土壤的渗透性,提升岩土工程地基的结构强度以及负载能力。

3.1.4强夯处理法

从技术的应用原理角度来说,使用的强夯处理法,运用的是自然重力效应。使用专业其中设备,将作业用的重锤提升到高空位置,自然垂直落下,运用重力效应,对地基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力,实现压实土体的目标,增强地基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重锤的体积以及重量参数选择必须要做好把控,通常控制在8~10t内,以免出现质地不达标或者其他问题,影响着地基结构性能,使其产生位移或者下沉情况。

3.1.5换填法的应用

换填法是指对在地基软土深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地基的整体强度以及透水性,施工企业对软土的上部进行挖掘处理,然后使用灰土、素土等结构强度高、压缩性低的建筑材料进行换填操作,形成垫层,在土壤回填的基础上,进行夯实处理。换填法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实现岩土工程地基的有效处理,与其他地基处理方式不同,换填法在施工过程之中,应当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对地基进行分层铺设,铺设环节应当保证垫层的结构强度以及密实度。在这一过程之中,对于垫层材料应当结合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可以选用颗粒半径在5mm~40mm之间的砂石,也可以使用人工垫层材料。在完成垫层铺设之后,在进行夯实作业之前,可以对垫层进行湿透处理,避免夯实环节出现垫层断裂的情况。在完成整个换填处理后,还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垫层进行检测,确保垫层施工质量。

3.2做好地基加固处理过程的把控

从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实际来说,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技术,都必须要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各个施工阶段的特点,做好严格的把控。采取的质控措施如下:①做好技术应用前的准备工作。根据选择的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手段,结合作业需求,进行施工组织,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②做好地基加固处理环节的质量把控。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原则,做好全面的把控,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加以纠正,进而保障地基的加固效果。

3.3固化法的应用

通过使用化学溶液或者胶结结构的方式,以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形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升地基的结构强度。例如水泥、水玻璃等作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固化材料,能够对土壤空隙进行必要的填充,使得土壤的密实度大大增加,地基的抗压性以及透水性得到提升。根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需求的差异,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可以采取压力灌浆、旋喷法以及深层搅拌鞥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高效的固化处理,以切实提升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为后续岩土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难度。

结束语

岩土工程的开展,涉及到的内容和环节角度,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地基加固为主要内容。此项工作具有技术性特点,要结合岩土土质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固处理技术,保证各项地基加固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要做好稳定性测验,明确岩土的性质以及稳定性,进而优选处理措施,保证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仍兵.浅谈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方法[J].科技资讯,2018,16(35):168+172.

[2]王凡莉.关于岩溶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231-232.

[3]白绍苓.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12.

[4]张莹.简述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