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承台与底板一次浇筑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浅析低承台与底板一次浇筑施工工艺

叶家荣  吴振江  李冬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本文结合桑园社区银贵路回迁房项目地下室基础与底板,简单介绍了承台与地下室底板存在高低差时,低承台与底板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通过项目实践证明,遇到承台与地下室底板存在高低差时,通过装订定制模板将低承台与底板一次浇筑成型,将能避免因二次浇筑产生施工缝而导致后期存在的渗漏风险。

[关键词]低承台,一次浇筑成型,施工缝

1、工程概况

1.1工程整体概况

桑园社区银贵路回迁房项目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桑园社区,项目西侧临近已建办公楼和厂房,东临居民区,南临市政路,北临桑园广场,占地面积约为1.2万㎡,总建筑面积约为6.7万㎡,拟建3栋住宅楼,最大建筑高度为99.95m。

1.2地下室基础底板概况

本项目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0.250(绝对标高),电梯井承台为CT15-500,承台标高为8.600(绝对标高),长度为8.1m,宽度为4.6m,厚度为1.8m;

图1 低承台与底板连接大样图(优化前)

2、存在问题

承台顶面与地下室底板顶面不在同一标高面,按照大样图需在承台浇筑完毕后在剪力墙上需留置施工缝并设置止水钢板,待该区域填土夯实及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二次浇筑混凝土,从而产生施工缝,后期将存在渗漏隐患。

3、分析原因

从强度来看,施工缝是建筑施工过程在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甚至会导致防水出现问题, 特别是在地下结构方面,产生渗漏的地方一般都是施工缝。就其本质来看,施工缝是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形成的一个结合面,这个结合面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很难进行完全的接合,如果水源侵入,将会导致渗漏现象的产生。其中,地下部位的施工缝位置,是产生渗水可能性最大的位置, 对建筑施工全程的安全将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4、处理方案

本项目地下室电梯井及消防水池吸水槽处承台下沉,为保证承台与底板保证一次性浇筑,不产生施工缝,低跨承台与底板连接处采用以下图示大样浇筑。在剪力墙与砖模之间装订木盒子,该模板作为剪力墙的侧模,混凝土浇筑后不进行拆除。装订木模板时,需保证模板与砖胎模紧贴无缝隙,保证剪力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木盒子内部做加固处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偏位。

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做好防水工作,并做好电梯井及吸水槽等处的封模工作。

图2 低承台与底板连接大样图(优化后)

5、施工工艺

承台、剪力墙钢筋绑扎→空腔模板支模→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承台处混凝土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1m,浇筑过程中充分进行振捣,做到“快插慢拔”,振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20cm左右,并保证在下层初凝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整体性。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钢筋和模板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e15ef3a5530197bb60e2ae2e54ccff0

图3 空腔模板支模

6、注意事项

6.1混凝土级配调整

优化混凝土级配,减小水灰比,采用掺粉煤灰的方法。混凝土应充分利用其后期强度,经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商,确定混凝土采用28天强度进行评定。

6.2入模温度控制

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最高温度控制在35℃范围之内。混凝土采用斜向分层浇筑,并注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

浇筑期间最高温度在27℃左右,如混凝土温度过高可采用冰水进行配置,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暴晒;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预计为63.47℃。混凝土水化热的降温除了在原材料及浇筑方案进行优化外,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及养护应根据气温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温降至10℃以下,混凝土表面降温较大。为了减少其内外温差可加盖一层阻燃岩棉,或在其上加盖塑料薄膜等保温方法。若通过测温发现内外温差超过25℃时,养护浇水应采用温水,使温差控制在25℃以内。施工中混凝土表面气温较高,可考虑采用湿麻袋覆盖,或减少阻燃岩棉的覆盖等降温方法。在保温材料覆盖完毕后,要求在养护浇水时做到“少”、“均”、“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3早期收缩裂缝采用磨光机处理

混凝土收平后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因为水分散发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为了消除这部分裂缝,在混凝土接近终凝时,需安排人员采用磨光机进行二次压光,使早期出现的收缩裂缝闭合。

6.4加强混凝土养护

加强养护,在混凝土表面标高控制完毕振捣密实且磨光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采用蓄水法温度控制,以充分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外泄。混凝土终凝可上人后,即在上面覆盖二层麻袋及最顶层塑料薄膜。

6.5防渗措施

加强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监督,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防渗等级进行配比。加强现场混凝土的收料及泵送管理,严禁向混凝土中添加生水和超过初凝时间后向泵车倾倒混凝土。浇捣混凝土要密实,振动棒的振动要连续不能漏振且不能超过振动棒的作用范围。

6.6混凝土裂缝应急措施

(1)当在施工中出现以上裂缝的征兆时,需立即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采用降低骨料的温度,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回升。

2)降低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厚度,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得到充分散失。

3)加强浇筑混凝土的表面保护。如浇筑后,表面应及时用薄膜等覆盖,并蓄水养护。

(2)对于部分出现了裂缝的治理方法如下:

1)对于一般结构的缝宽小于0.1mm的裂缝,因可自行愈合,只采取封闭措施,即一般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贴环氧玻璃布,以及喷水泥砂浆等机型裂缝表面封闭。

2)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度及贯穿性裂缝,可根据裂缝的可灌程度采取灌浆方法进行裂缝修补。

7、结语

以上低承台与地下室底板一次浇筑施工工艺,在桑园社区银贵路回迁房项目地下室基础与底板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保证了工期和施工质量,保证了承台与底板的整体性和刚度,消除了因二次浇筑产生的渗漏风险,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