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

的价值研究

栾生林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高新医院  719000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象:脑性瘫痪患儿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酰谷酰胺治疗)与观察组(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以及各项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可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瘫;经颅磁刺激;乙酰谷酰胺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主要是患儿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患儿出现非进行性原因导致患儿或婴儿脑发育异常、进而引起的一种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出现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反射异常、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存在智力底下、听觉以及视觉异常等方面的情况[1-2]。如果脑瘫患儿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则会存在较大的机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将探究分析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价值,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象:脑瘫患儿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为:(5.22±1.36)岁;观察组患儿共30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为:(5.26±1.2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予以患儿乙酰谷酰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4506,生产企业: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选取患儿凤池穴、大椎穴、伏兔穴、风市穴等,落实消毒措施,应用注射器抽吸2-5ml乙酰谷酰胺,每次取1-2穴,1ml/穴,共治疗2个月。

1.2.2观察组方法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儿经颅磁刺激,采用卢茨基治疗仪,协助患儿取仰卧位,磁刺激双线圈直径70mm,设置频率为5Hz,100%运动阈值,刺激时间2s,等待13s,脉冲重复个数:80次,共20min,每日2次,共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运动功能:应用脑瘫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DM)以及精细运动量表(FMFM)进行评定。

1.3.2功能情况: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定,包括行为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运动功能

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1两组运动功能

组别

例数

GMDM评分

FMFM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1

(148.62±18.74)分

(168.85±21.60)分

(125.43±13.65)分

(136.45±9.99)分

观察组

51

(19.33±18.89)分

(185.77±26.63)分

(126.08±14.12)分

(152.39±16.49)分

t

--

0.213

16.881

0.247

19.443

P

--

0.876

0.001

0.849

0.001

2.2两组各项功能情况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2两组各项功能情况

组别

例数

行为功能评分

社会能力评分

语言能力评分

对照组

51

(16.11±2.59)分

(16.98±1.30)分

(16.72±2.31)分

观察组

51

(21.51±3.24)分

(23.02±0.94)分

(22.88±0.76)分

t

-

5.822

16.838

11.328

P

-

0.001

0.001

0.001

  1. 讨论

脑瘫:对症状进行分类:脑瘫表现为肌张力‘运动、和姿势异常。临床一般根据运动障碍类型分类,但也可依据功能障碍的程度、受累区域或基础病因进行分类。早期临床体征:婴儿起和儿童早期的脑瘫体征包括运动肌张力异常或运动发育里程碑显著落后,以及发育性反射异常或伴有喂养困难、生长障碍或癫痫等;运动障碍:脑瘫患者常见的运动障碍包括痉挛、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还可能伴有肌无力、肌张力过低和感觉异常。现阶段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生育政策放开,脑性瘫痪病例呈现出上声的趋势,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部分患儿发生脑瘫后会对其运动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智力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在对此类患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患儿神经系统对肢体控制的治疗,同时需要强化对患儿肌力以及肌张力提升等的干预,才能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应用了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对患儿进行治疗,其中乙酰谷酰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脑功能,药物能够分解为谷氨酸向机体神经细胞进行信息传到,对神经细胞代谢产生刺激,达到保护神经元、维持机体应激能力的效果,对于改善脑瘫患儿智力水平以及情绪状态等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在黄长琼

[3]等人的研究中显示:通过予以脑瘫患儿乙酰谷酰胺穴位注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无力、萎缩以及脑部供血情况,进而达到补血、健脾以及养精的效果,最大程度的促进患儿的康复以及智力的发育。而联合经颅磁刺激智力则能够通过低频点对患儿受损的脑组织产生有效的刺激,强化康复治疗的效果。经颅磁刺激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脑部代谢状态,达到修改损伤脑组织的效果[4-5]。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在运动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提示: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的治疗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且在行为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社会能力方面观察组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的治疗模式能够对患儿运动纤维以及大脑运动皮质产生有效刺激。

综上所述,经颅磁刺激对脑瘫患儿有神经调节作用,可调节患儿皮质区肌相关神经环路活动,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好。乙酰谷酰胺为谷酰胺的乙酰化合物,具有改善神经细胞代谢,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改善脑功能。经颅磁刺激联合乙酰谷酰胺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秋,李卫平,虞记华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及其步行功能的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3,31(11):1248-1253.

[2]郑琳,李宽,段晓蓓等.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4):94-97.

[3]黄长琼,何竞,刘屹. 穴位注射脑多肽和乙酰谷酰胺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对比[J]. 针灸临床杂志,2002,18(9):32-34.

[4]任露,高畅,沈小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全身运动功能、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康复,2023,38(03):153-158.

[5]李水帝,阳芸,曾柳苑等.头针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6):224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