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与优化措施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与优化措施讨论

汪燕东

杭州市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水平不断提升,但工程施工中仍存在安全隐患、质量等问题,这就对工程建设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工程项目而言,从前期设计、施工到竣工阶段,都离不开监理人员的监控,监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因此,为了能够发挥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需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监理效果,促进建筑监理行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作用;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

1.1降低工程成本

完善的监理机制和科学的监理方式不仅可以反映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而且有助于促进施工方科学合理施工,从监理工作角度提出更加科学的造价控制方案,帮助施工方进一步控制施工费用。严格对施工方案与计划进行审核,从而避免了施工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在监理工作信息化背景下,监理工作具有向工程决策阶段前移的特征,可以通过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来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益,将工程建设理念和相关数据资料用于工程监理实践,实现了对工程成本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相结合原则极大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

1.2协调各参建方的利益关系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人员多、范围广的项目,特别是参建人员众多,因此在具体建设中,也就涉及到各单位的经济效益,而监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这也是监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突发情况等,要全面考虑,认真处理,保证处理结果得到每个单位的认可;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确保工程在规定工期内如期竣工。

1.3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强化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施工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内容之一,专业的监理人员可利用相关技术把控施工进度,根据业主、设计人员的需求明确监理重点,从而合理控制建设物资、材料和人员,并形成系统、规范的监理方式,实现动态监管工程、保障施工质量的效果。

1.4规避施工风险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需要遵循既定的法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监理工作,强调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认真遵守监理工作原则和具体要求。优质的监理方可以在判明工程问题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督促整改措施,并且可以评估此类危害可能造成的隐患,从而以制度化方式督促施工方杜绝此类隐患。可以说监理方是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内容开展监理的,实现了对建筑工程的全面监督控制,最大限度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了工程的不安全因素。虽然现代建筑工程的周期较长,影响建筑工程的可变性因素较多,但是监理方可以通过对设计图的预测明确监理的重点,拟定具体的监理方案,从总体上把握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情况,有助于消除建筑工程的重大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监理的优化措施

2.1明确监理职责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均是由业主单位来委托工程监理企业来开展监理工作,故而工程监理企业与业主单位的关系更近,但难以达到有效监督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明确监理职责。第一,工程监理单位应该要在正式介入工作之前与业主单位展开深入地沟通与交流,对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进行明确,让监理职责处于清晰明了的状态,要让业主单位明白:虽然工程监理企业是在业主单位的委托之下来推行监理工作,但业主单位不可全权控制过程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唯有如此,方可让建筑监理工作有序运行。第二,工程监理单位需要告知业主单位不能直接插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进度控制,以上工作均需由工程监理单位来负责,当然,工程监理单位也会如实填写监理日志,及时向业主单位告知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及重大问题处理结果。若在施工现场风险施工企业存在着问题,工程监理单位可在第一时间内勒令改正。第三,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施工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性判断,尤其是要重点监管易于出现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的环节,力争成为能够让业主单位信赖的监管企业。

2.2加强管理和监督监理工作

(1)建立有效的监理工作报告机制。监理人员应及时向监理机构和业主提交监理工作报告,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馈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情况。监理机构应及时审核、反馈监理工作报告,评估和监督监理工作进展和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难点,以保证监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加强监理工作现场管理是保证监理工作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监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加强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环保等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监理人员应加强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以保证其符合监理要求和业主需求。(3)建立有效的监理工作评估机制是保证监理工作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监理机构应定期评估、检查监理工作,考核和评价监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和业绩,设立专门的质量评估部门,制定评估标准和考核指标,综合评估、考核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强化监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监理机构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监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和监督监理工作,实现监理工作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同时,监理机构应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方式,加强监理工作信息的发布和传递,提高监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3加强监理技术手段的应用

监理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提高监理质量的关键,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大大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监理机构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激光测量仪等,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应该探索新的监理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为监理工作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中国建筑工程监理协会推出了“全国建筑工程监理数字化转型工程”,通过建立数字化监理平台,提高了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4推动监理工作者整体素养的提高

在建筑项目监理工作中,监理工作者的成本管控处于较为关键的位置,在建筑项目开展监理工作时,抓好监理工作者精细化管控,能够显著提升建筑项目的建设水准。在精细化管控模式实施期间,应当对监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活动进行制约,明晰人力成本开支,提升建筑项目建设质效。另外,还应适当配置监理工作者,确保建筑项目建设活动顺畅开展。另外,应当深化监理工作者安全施工认知,定期举行以安全施工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开展工作以前对监理工作者进行系统性培训,主要提升其安全认识,避免安全事件的产生。并且应当注重监理工作者技能水平的提升,娴熟运用建筑项目作业现场的机器,掌握专业要求高的操作,从而提升建筑项目建设品质管控。

3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新工作,相反,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这项工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水平,对容易引起恶性事故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予以排除,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错误行为予以指出并责令整改。如果有关单位、责任人不尊重监理人员的意见,拒绝执行整改要求,则监理单位有权向上级部门及监管部门反馈。总体而言,监理管理工作职责重大。若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对常见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通过多元方式对工作流程进行创新,最终达到提高监理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木法.关于加强建筑工程监理体系建设对施工质量影响的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24):152-154.

[2]练松巍.建筑工程监理现状及加强工程质量措施研究[J].砖瓦,2022(12):98-100.

[3]缐福全.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优化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