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对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对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潘沁仪*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 肿瘤科 上海市 201799)

摘要:目的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使用随机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生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采用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埃克替尼生脉胶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根据全球癌症流行趋势,肺癌发病率高,预后差,已成为癌症所致死亡的首要病因。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2206771例,死亡病例1796144例,分别占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11.4%和18.0%。而在中国,从发病谱来看,肺癌为我国最常见癌种(约占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17.9%),同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71.5万)[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到所有肺癌的85%,在过去10年间其治疗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主要由于可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适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2]。自2001年首次开展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临床试验以来,对应伴有不同基因突变的肺癌的治疗模式在不断发展,逐步开启了肺癌靶向药物时代。截至目前,已出现EGFR、ALK抑制剂等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其中的很多药物已经成为不同分子突变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尤其以EGFR -TKI使用广泛、获益良好[3]。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中医药,更加安全可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对此,本文分析了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使用随机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44岁到75岁间,平均(60.64±5.26)岁,按照TNM 分期划分,其中有18例Ⅲ期,22例Ⅳ期;观察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在43岁到76岁间,平均(60.75±5.31)岁,按照TNM 分期划分,其中有17例Ⅲ期,23例Ⅳ期。两组基本资料间(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符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80岁之间;③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具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④无研究相关药物禁忌症;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传染疾病;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具有药物禁忌症。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对照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让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61,125mg),每次服用125mg,每天服用3次。一个疗程为28d,共计进行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生脉胶囊治疗,让患者口服生脉胶囊(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1036,0.3g),每次服用0.9g,每天服用3次。一个疗程为28d,共计进行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①完全缓解:患者的病灶在治疗后彻底消失,且维持时间不低于4周;②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在治疗后彻缩小幅度不低于50%,且维持时间不低于4周;③进展: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在治疗后增加幅度不低于50%,或者已经产生新病灶;④疾病稳定:在进展与部分缓解之间。其中前两项之和为总有效。

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经X2检验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疗效对比

组别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进展

总有效率

观察组(40)

8

23

7

2

77.50%

对照组(40)

3

18

14

5

52.50%

X2

-

-

-

-

5.495

P

-

-

-

-

0.019

2.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肝肾功能异常

胃肠道反应

皮疹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40)

2

2

2

15.00%

对照组(40)

5

8

5

45.00%

X2

-

-

-

8.571

P

-

-

-

0.003

3.讨论

目前临床上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为外科手术,但许多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进展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临床上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时常用铂类化疗药物,但是其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靶向药物,其可以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并对存活素的通过机制产生阻断作用,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进行抑制,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虽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收益,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是会出现耐药和相关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5]

生脉胶囊中有五味子、麦冬和红参等药材,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能够起到养阴生津和益气复脉的作用。经过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皂苷是该药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h2能够对肿瘤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可以对细胞分化机制进行诱导,能让肿瘤细胞逐渐地转化为正常细胞;人参皂苷Rh3 则可以对肿瘤微环境产生作用,促进现有肿瘤血管的退化,并对其心血管的生成进行抑制。因此,生脉胶囊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6]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确切效果。在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采用埃克替尼联合生脉胶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刘宗超,李哲轩,张阳,周彤,张婧莹,游伟程,潘凯枫,李文庆.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1,7(02):1-14.

[2][3]胡洁,林丽珠,骆肖群,茅益民,周建英,张燕群.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肺癌杂志,2019,22(02):57-81.

[3]Meina WANG,Roy S HERBST,Chris BOSHOFF,杨雪,赵军.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2,25(03):219-236.

[4]陆秀婷,吕群,阮肇扬,等. 生脉胶囊联合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20):63-67.

[5]贾瑞,王超,李健. PD-L1失调介导了埃克替尼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J].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23,20(2):129-134.

[6]吕群,陆秀婷,阮肇扬,等. 生脉胶囊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0,29(4):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