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什么秘密?粪便检查告诉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1

大便有什么秘密?粪便检查告诉你!

漆凤

遂宁市船山区老池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遂宁    629000

粪便直接涂片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是临床的常规检验项目。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病理成分,如各种细胞、寄生虫卵、真菌、细菌、原虫等,并可通过观察各种食物残渣的情况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

        1 性状

        成人正常大便为圆柱状成形软便,幼儿粪便大部分成糊状。

 2 颜色

        正常大便因含粪胆素而呈棕黄色。

        3 结石

        大便中排出的结石最重要的是胆结石,较大者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4 酸碱反应

        正常人的粪便可为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食肉多者呈碱性,高度腐败时为强碱性,食糖类及脂肪多时呈酸性,异常发酵时为强酸性。

        5 粪隐血试验(OBT)

        此法灵敏度高,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选有重要意义。

        在结肠癌早期,患者无任何症状时但却可能有少量出血,潜血检查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检查前素食3天并禁用维生素C,连续取3天粪便标本,每天从标本的不同部位取材做两次实验,3天之内,共做6次隐血检查,如呈阴性反应则有助于排除结肠癌的诊断。潜血检查还有助于鉴别消化道溃疡和恶性肿瘤所致的出血,前者多呈间断性阳性,后者则多为持续性阳性。

        6 粪胆色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而有粪胆原及粪胆素存在。粪胆色素检查包括胆红素、粪胆原、粪胆素等检查。

(1)粪胆红素检查

        婴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因腹泻致使肠蠕动加速时,可以使胆红素来不及被肠道菌还原,均可使粪便呈金黄色或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为阳性,如部分被氧化成胆绿素由粪便呈绿色。

(2)粪胆原定性或定量检查

        粪胆原定性或定量检查对于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低于或高于参考值可初诊为梗阻性黄疸或溶血性黄疸。

(3)粪胆素检查 

        粪胆素是由粪胆原在肠道中停留并进一步氧化而成,粪便由于粪胆素的存在而呈棕黄色。当因胆管结石、肿瘤而致胆管完金阻塞时,粪便中因无胆色素而呈白陶土色。可用Schmidt氯化高汞试剂联合检测粪胆红素及粪胆素。 

        7 显微镜检查

        粪便直接涂片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是临床的常规检验项目。

        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病理成分,如各种细胞、寄生虫卵、真菌、细菌、原虫等,并可通过观察各种食物残渣的情况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

(1)检验方法

        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以竹签取含黏液脓血的部分,悬于载有一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有无虫卵、原虫孢囊、寄生虫幼虫及血细胞等,再用高倍镜详细检查病理成分的形态及结构。 

(2)临床意义

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病理情况见于:①结肠炎症时,大便呈脓便,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布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和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虫病时,粪便中可见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②下消化道炎症(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外伤、肿瘤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食物残渣: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均系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细小颗粒,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未经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 

细菌:粪便中细菌极多,占干重的1/3,多属正常菌群。若正常菌群突然消失或比例失调,临床上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与免疫抑制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发生肠道菌群紊乱或发生二重感染者,后者即为假膜性肠炎。

寄生虫卵 :从粪便中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常用的化验指标。粪便中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和带绦虫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