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王保秀

安徽省胸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PEF、FEV1、FEV1%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字】呼吸运动康复护理;肺结核;肺功能;运动耐力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其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很可能严重损伤患者肺部组织,甚至扩散到其他器官,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临床认为,在给予患者正确治疗措施的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有重要价值[2]。本文就针对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5.68±5.42岁;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4.78±5.3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研究组给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调整患者体位为半卧位,半闭嘴唇,慢慢呼吸,每天2次,每次5-10min;腹式呼吸,训练体位为坐位或站立,呼吸时轻微用力按压患者腹部,让腹部自然回缩,呼吸过程中可尽量延长呼气、吸气时间,呼气、吸气时间之比为1:2,呼吸频率为7-8min/次,每天2次,每次5-10min。(2)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为患者讲解康复运动对机体恢复重要性,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然后指导患者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每周锻炼2次,熟练掌握后可增加至3次,每次训练40min,中途注意合理控制休息时间。具体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决定,注意避免高强度训练,将心率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并对比,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所有指标均采用肺部功能检测仪进行检测;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min步行距离。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证,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PEF、FEV1、FEV1%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PEF(L/min)

FEV1(L)

FEV1%(%)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317.84±9.75

330.19±12.39

1.25±0.14

1.39±0.24

50.12±5.42

58.85±6.26

研究组

34

315.54±10.23

356.63±12.71

1.26±0.15

1.58±0.29

51.28±5.35

68.91±5.23

t

-

0.949

8.686

0.284

2.943

0.888

7.191

p

-

0.346

0.001

0.777

0.005

0.378

0.001

2.2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

研究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比对照组更长(P<0.05),如表2:

2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236.76±35.54

243.39±36.12

研究组

34

240.49±35.61

335.46±51.37

t

-

0.432

8.549

P

-

0.667

0.001

3讨论

肺结核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被称为“白色瘟疫”。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或死亡,对社会及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支持性治疗是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手段,研究指出,在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辅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针对性地呼吸运动训练,可有效优化肺部气体交换过程,提高肺活量,并促进肺部受损组织的修复[3]。此外,康复训练还可提升患者心肺系统工作效率,提高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从而增强日常运动耐力[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各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具有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身体负担,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并提升其运动耐力,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121-124.

[2]郑燕贤.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6):789-791.

[3]龙春莲.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46-147.

[4]郑翠君.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 医药前沿,2020,10(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