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质化验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关于煤质化验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讨

作者姓名:魏永燕

单位全称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所在省市邮编 :456561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

摘要:煤质分析是电厂利用煤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煤质进行有效化验和分析可以极大地提升煤的使用率。然而,煤质化验特点决定了其化验过程中存在诸多干扰,这些干扰会极大地影响着化验结果准确度。通过对煤质化验,减少测试误差,则可提高煤质化验精度。鉴于此,文章围绕煤质化验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煤质化验的控制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质化验;影响因素;控制;策略;方法

引言:煤质是对煤中固定碳、硫、磷灰、挥发分、总水分、热值、胶质层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种技术,煤质化验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煤炭质量化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的误差难以避免,从而对煤炭的生产、销售及使用产生极大影响。为保障煤质,则需做好煤质化验控制工作,下文主要针对煤质化验相关实践进行分析。

一、煤质化验的影响因素

(一)煤质化验设备因素

在现代煤质化验中,仪器设备性能好坏,对煤质化验品质有直接影响。所以,要加强对仪器和设备的管理,确保各项参数正常,从而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煤矿化验仪器设备运行和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思想上转变观念,让其能根据仪器设备的管理规定,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加以更新,确保设备良好状态,从根源上保障煤质化验品质。

(二)煤质化验方法因素

在进行煤质化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包括检验标准和行业规范,按检查规程执行,确保煤质化验准确性。同时,在煤质化验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一个煤质化验环节的控制,特别是检验方法和操作过程要足够标准化。如果采用的煤质化验方法与相应标准不符,将会对煤质化验结果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煤质化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三)煤质化验人员因素

煤质化验工作进行中,作业人员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目标。在挑选煤质化验人员时,应从专业技术、专业素质等多个角度,对煤质化验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资格进行煤炭化验,或是其技术不能满足煤炭化验工作的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化验错误,从而对煤质化验质量造成影响,导致煤炭化验结果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另外,如果煤质化验人员对煤质的基本知识缺乏足够了解,或对煤质分析过程不熟悉,则很难确保煤质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煤质化验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控制煤质化验采样

若要进行煤质化验,则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进行,根据煤的使用规范来决定采用何种标准,再按照标准的安全检测流程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各检验项目的实施标准有一定差别,要把这些差别落实到实际的煤质化验中,并说明在不同标准下应该采取的检测方法。在数据记录方面,在进行煤质化验的时候,应对各种原始数据进行详细地记录,在完成煤质化验之后,将煤质化验的结果详细地录入到网络检验系统平台上,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进行相应的工作。此外,在使用煤质化验数据时,要对数据的查询和对比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要注意检查数据的格式、记录方式等是否符合规范,明确数据后4位至5位的数据是否被保存下来,否则会影响数据可参照性[1]

在实践中,为确保煤质化验质量,必须选用合适的取样方法。以电厂煤质化验为例,在取样阶段,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火车采样。在火车顶端,布设取样点,取样深度为0.4-0.5米,进行取样工作。②煤堆采样。一般来讲,煤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取样工作都已完成,所以这种方式并不常用。然而,很多情况下会被用来做煤的辅助取样。以 A电厂为例,因进煤品质不一致,且无进行翻场和装船检查的条件,经协商一致后,决定采用堆检法,即在煤层剖面上,采样控制重点见表1。同时,利用铲车围绕煤层,沿地面平面开挖8条新的剖面。在断层段开挖中,应沿煤层向内逐渐前进,大约3米,宽度为6米,在新开挖的断面上,取样点要均匀分布,最少20个,确保上、下两个剖面上子样品能合为整体。

序号

1

2

3

项目

子样点

采样的煤炭质量

采样点

内容

设置100个

要大于2Kg

对于表皮挖掘要超过0.2m

表1煤质化验采样点控制

煤炭采样是煤炭质量检测的前提,也是煤炭质量检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所采样品是整个测试样本的平均值,为确保更具代表性,需要加大抽样量。煤样的均匀程度要达到最大,但也不能过低,否则即便按照标准进行,也有可能出现很大的误差。从煤的生成过程及作用机制出发,在煤的上下两个垂直方向分别布设取样点[2]。对于大容量的煤,应采取多个取样点,从传送带、顺槽、煤仓出口进行全面取样,并充分搅拌均匀,取样完成后保留样品的原有性质。

(二)加强煤质化验规范

在煤质化验过程中,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各不相同,为防止人为失误和仪器设备因素带来了影响,还需要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控制,以确保检测的质量。例如,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检测不同样品,或缩短检测间隔,以降低大气湿度和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又如,采用13 mm干湿一步法、两步法分别对不同湿度、不同温度、不同的时间进行测量,大部分煤质化验项目都要按照规定的设备、材料、程序等进行检查。再如,加强煤质化验室环境控制,化验室环境稳定与否对于保证煤质化验结果准确度有直接影响。如实验室应坐北朝南,远离振动来源,并与主要工厂和煤场有适当的距离,以减少噪音、粉尘和电场的干扰,各种指标检测实验室原则上分开,不同煤质化验项目不能在一个房间里同时进行,产热室应尽量朝向北方,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同时,要保证房间内没有强的空气对流,样品储存室应保持温度较低的状态,不受阳光直射,更不能使用明火。

(三)可选择煤质化验方法

选择科学的煤质化验方法,是煤炭质量检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煤质不均,要求对取样误差大的煤样进行均匀性分区[3]。不同粒径的试样,其质控指标也不尽相同,在取样时要根据试样的粒径进行质控,若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需再次取样。同时,优选干燥和粉碎方法,进行试样前处理工作。此外,注重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在煤炭质量检测技术中,造成煤炭质量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有主客观两种,而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造成的,这也是引起煤质检验结果偏差的根源,因此要提高主观方面的认知,如督促煤质化验人员严格遵守有关煤炭化验工作的规定和标准进行化验分析,确保各个工作程序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又如,保证每一个煤质化验人员都具备一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细致监控,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做好,一旦在化验中发现人为错误,就必须马上停止检测,再进行一次煤质化验,再如,对煤质化验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及有关规范的培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验技术和技能,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四)优化煤质化验设备

为达到严格控制煤质检验的目的,必须解决检测设备短缺的问题。在煤质化验实践中,由于制样设备、取样工具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就很难确保煤样化验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另外,一些煤质化验室,如样品室不符合国家标准。为此,建议改进煤质检测设备,为确保煤质分析工作的质量,应增加煤质分析基本条件,根据煤质质量控制要求完善煤质检测设备,从而提升煤质化验效率和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煤质分析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只有将这种误差降到最低,才能使煤质化验结果更准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多年实践经验,深入剖析煤质化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即可为煤炭生产及使用等环节的误差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真正提升煤质化验效果,全面保障煤质。

参考文献:

[1]郭凯.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J]. 矿业装备,2023(2):113-115.

[2]薛菲菲.利用煤质化验工作提高煤炭质量的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23,35(6):123-125.

[3]孟夏娟.煤质化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控制分析[J]. 山西化工,2023,43(9):76-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