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儿发热家庭护理“纠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1

为小儿发热家庭护理“纠错”

李丹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绵竹  618200

小儿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过敏或其他疾病引起。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热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小儿发热,进行家庭护理,对于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错误1:只关注体温数值,不关注病情变化

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经常只注重体温数值,而忽视病情的变化和症状的出现。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容易影响正确的护理和治疗。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注小儿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小儿发热时,可能出现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哭闹不安等症状,这些都是病情变化的表现。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小儿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关注小儿的饮食和排泄:小儿发热时,可能会影响食欲和排泄功能,家长需要关注小儿的饮食和排泄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喂养方式,保证小儿的正常生活。

关注小儿的病情变化:小儿发热时,可能会引发其他病症,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家长需要关注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小儿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变化。但是,仅仅关注体温数值,忽视其他病情变化,可能会造成误诊、误治,影响小儿的健康。因此,在护理小儿发热时,家长需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小儿的症状和病情变化,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及时就医和治疗。

错误2:只依赖退烧药物,不注意物理降温

在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经常只通过退烧药物来降低小儿的体温,而忽视物理降温的方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容易造成小儿的身体不适和药物副作用。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了解退烧药物的使用:退烧药物可以降低小儿的体温,但是需要注意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药物副作用和过度使用。家长需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退烧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擦身、湿敷、换衣等方式来降低小儿的体温。家长需要学会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并注意降温时的时间和频率。

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在小儿发热时,可以综合使用多种降温方法,如退烧药物、物理降温、适当运动等,以达到快速降温和缓解不适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物虽然可以降低小儿的体温,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因此,在使用退烧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剂量,避免药物过度使用或滥用。同时,家长还应该学会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小儿的不适。

错误3:物理降温时用酒精或者酒擦浴

在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为了降低小儿的体温,可能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但是有些家长会用酒精或者酒擦浴来降温,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容易对小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酒精和酒擦浴会刺激小儿皮肤:酒精和酒擦浴会刺激小儿的皮肤,导致皮肤瘙痒、发红、干燥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皮肤感染。

酒精和酒可能会引起中毒:酒精和酒含有乙醇,如果被小儿误食或皮肤吸收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导致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症状。

物理降温应该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家长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可以选择用温水擦身、湿敷、换衣等方法,也可以让小儿多喝水、适当运动等,以达到缓解发热的效果。

错误4:过度紧张和恐慌

在小儿发热时,家长可能会过度紧张和恐慌,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容易影响正确的护理和治疗。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要过度担心:小儿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自限性疾病,不需要过度担心。家长可以保持冷静,理性面对小儿发热,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不要自行治疗:家长不要自行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或者引发其他问题。如果小儿发热持续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注意及时就医:如果小儿的体温过高或者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家长应该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时间,以免耽误治疗。

加强卫生措施:家长在护理小儿发热时,需要注意加强卫生措施,避免病原体感染。可以采取常规的卫生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消毒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