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武成伟1   夏天波2  顾文静3   刘成飞2

​1.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2.   永善县中医医院  云南永善  657300

3.   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均行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4.56±6.7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44±5.98)mL;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45±1.50)周;治疗后患者HSS评分平均为(90.85±9.45)分;膝关节Lysholom评分平均为(90.55±8.50)分;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中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胫骨平台;胫骨骨折;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属于特殊的关节内骨折,对于此类骨折患者,临床上通常需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但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手术入路、内植物的具体选择标准,多依赖医生自身经验[1]。因此,探索更科学的手术方法,以提升手术效果、保障手术安全非常必要。本研究以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例,为其实施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均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其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66岁,平均(37.98±3.4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3d,最长15d,平均(6.89±0.72)d;骨折位置: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8例;骨折Schatzker分型:20例为Ⅱ型,10例为Ⅴ型;患者均伴有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现象;1例患者伴有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5例患者伴有胫骨平台内侧骨折。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完善检查,给与常规处理,待膝肿胀消退后,择期手术。

手术时,采用蛛网膜下腔组织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臀部及患膝适当抬高。沿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前缘做总行切口,对外侧副韧带、关节囊、髂胫束。剥离胫前肌群止点进行暴露,并行胫前肌群止点剥离处理。之后切开、牵拉关节囊,暴露膝关节腔外部、后外侧胫骨平台,探查骨折状况;于直视下行骨折块复位处理,于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并进行临时固定、打压植骨。于透视下,对关节面、胫骨平台高度进行观察,并将锁定钢板置于胫骨平台外侧,完成钻孔、螺钉固定后,将临时固定克氏针拔出。然后,于透视下确认钢板位置、螺钉长度,保证膝关节稳定、内固定坚强后,对外侧半月板、关节囊进行修补。伴有合并症者,进行对症处理,最后对创口进行彻底冲洗,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包扎伤口。

完成手术后,将患者患肢抬高,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及抗凝、消肿药物处理;术后48h拔出引流管,在患者患肢肿胀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屈曲训练。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以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膝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其中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膝功能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3.0软件处理,分类、计数资料分别以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最短45min,最长90min,平均(64.56±6.77)min;术中出血量最少42mL,最大120mL,平均(61.44±5.98)mL;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最短10周,最长20周,平均(14.26±1.55)周。

2.2膝关节功能分析

治疗前,患者HSS评分为(61.55±6.02)分;Lysholom评分平均为(66.98±7.26)分;治疗后,患者HSS评分、Lysholom评分分别为(90.85±9.45)分、(90.55±8.50)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23、11.549,p=0.000、0.000)。

2.3并发症情况分析

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钢板移位、外露、骨折再次塌陷、血管神经损伤等现象。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高能量创伤是导致该类骨折发生的重要原因,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因素而引发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人数逐渐增多

[3]。有数据指出。胫骨平台骨折在各类骨折中所占比例可达到1%-2%,而累及后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则占各类胫骨平台骨折的14.8%左右,而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所占比例,则为各类胫骨平台骨折的7%左右[4]。目前,临床上对于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多以后外侧入路复位固定为主,但该类手术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对医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有较高要求;而前外侧入路则容易对后外侧骨块固定情况造成影响[5],所以,临床上仍需探索更加科学、安全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中以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为收治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表明此入路方式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主要是由于,该入路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其一,该手术操作边界,术中无需游离重要血管、神经,能够降低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提升手术安全。其二,术中无需过多对肌肉、韧带附着点进行剥离,可避免损伤相关组织,可更好地维持膝关节稳定,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6]。其三,该手术无需经腓骨头腓骨颈等进行截骨处理,对于降低骨折不愈合、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积极帮助;且术后内固定拆除方便,可减轻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综上所述,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理想,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宋虎,左照光,孙再杰,等.腓骨头上入路外侧胫骨平台截骨结合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21(2):166-169.

[2]储旭东,徐瑞生,詹德平,等.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自制解剖钢板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 2020, 26(6):504-507,538.

[3]韩雪昆,杨文贵,方玮,等.扩大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髁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 34(8):863-864.

[4]徐可江,李小军,舒和建,等.腓骨小头上间隙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3例[J].江西医药, 2018, 53(1):57-58,74.

[5]宋虎左照光孙再杰汪国栋蔡贤华刘曦明.腓骨头上入路外侧胫骨平台截骨结合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021(002):166-169.

[6]杨庆森.单侧锁定钢板与双侧锁定钢板应用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21(5):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