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的术中护理配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的术中护理配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张鹏飞 朱燕珍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浅析术中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数据为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n=29,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9,术中护理配合)。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率;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结论综上所述,术中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的术中护理;护理配合

引言: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二十六万人死于宫颈癌[1]。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2]。然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复杂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的术中护理配合应用及效果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更为优化、高效的护理策略,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认识和技能,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数据为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n=29,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9,术中护理配合)。常规组,年龄在40-61岁之间,均值(50.69±3.36)岁。研究组,年龄在41-60岁之间,均值(50.72±3.3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符合研究标准,P>0.05,无差异性。

纳入标准[3]

①病变局限于宫颈局部,无明显扩散至周围组织;

②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手术风险和恢复过程。

排除标准:

①已有远处转移,如肺转移、骨转移者;

②存在未控制的感染者。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体征监测,包括心电、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研究组(术中护理配合):

(1)术前:①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②术前进行皮肤准备,剃除腹部及会阴部毛发,预防感染;③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确保胃肠空虚,以防术中出现风险;④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⑤检查手术室准备:再次对术中使用仪器进行仔细检查,并保证手术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确认完毕,方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2)术中: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输液畅通;②协助医生进行麻醉(全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③根据手术需要,摆放合适的体位,确保患者舒适且便于手术操作。通常为截石位,同时,使用肩托为患者进行肩部固定,以防术中出现身体下滑的情况;④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准确传递器械和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⑤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⑥关注患者体温,保持体温稳定。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术后:①术后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②术后严格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③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④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⑤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并发症主要为感染、淋巴囊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感染人数+淋巴囊肿人数+神经损伤人数)/29(n)*100%。

1.3.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根据临床记录,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表计量资料,t检验,%表计数资料,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例数(n)

感染

淋巴囊肿

神经损伤

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29

4

2

2

8(27.59)

研究组/29

1

1

0

2(6.90)

2

4.350

P

0.037

2.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s)

组别/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常规组/29

169.3±6.47

223.9±10.25

研究组/29

156.4±5.81

180.4±9.29

t

7.989

16.934

P

<0.001

<0.001

3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高发于女性子宫颈上的恶性肿瘤,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4]。在我国,宫颈癌一直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5]。宫颈癌的发生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宫颈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虽然宫颈癌属于肿瘤疾病的一种,但早期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6]。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全子宫切除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目前,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过,要想进一步提高治疗质量,需要借助在治疗手段以外的辅助治疗方式,即重视临床护理,尤其是术中的护理配合。

本研究显示,通过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术中护理配合,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手术时间有所降低,术中出血量大幅减少,说明术中护理配合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首先,术中护理配合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康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应用术中护理配合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这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

其次,术中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是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应用术中护理配合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所降低,这表明术中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再次,术中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出血量过多可能导致患者术后贫血、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影响术后康复。本研究中,应用术中护理配合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大幅减少,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康复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术中护理配合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其术中护理配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此外,普及宫颈癌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意识,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有望进一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术中护理配合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大对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雅微,吴孔威.术中反馈式保温措施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7):3369-3373.

[2]赵孟玲,王倩,蔡明博等.吊宫联合套扎环阴道封闭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3,4(05):423-430.     

[3]时洁,秦玉娟.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1):121-123.     

[4]肖婷婷,刘新华,赖凤萍.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7):2643-2647.     

[5]王淑珍.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6):109-111.     

[6]李银霞,秦云霞.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的文献复习及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3):1924-1927.     

[7]贾丛,苑中甫,常蕾等.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举宫器械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8-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