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

严佳

宜良县国有资产和金融管理服务中心,云南 宜良652100

摘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的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如何指导我县下属国有企业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部署,以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县属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偿债工作平稳有序,未出现债务违约情况,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环境。

关键词: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

一、背景情况

目前,宜良县国资监管平台公司1级公司一家,二级公司4家,承担着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大项目投资任务,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县属平台公司通过盘活资源,筹措资金,保障了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产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扶贫攻坚等建设任务,为宜良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前,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平台监管政策越来越严,县属平台公司运营模式单一、对融资依赖度高、造血功能差、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已逐渐显露。目前,主要面临债务规模继续扩大、偿债高峰成为常态、融资形势不容乐观、市场化转型能力不足等债务风险问题。

二、工作做法及工作成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部署,以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县属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得以控制。

(一)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指导各公司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每年编制年度偿债、融资计划和“一企一策”化债方案,在摸清债务底数的基础上,每月末梳理次月到期债务,逐笔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确保债务风险防范有预警、有应对、有预案、不悬空。

(二)全面盘活资源资产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抓关键促重点,全面盘活资源资产,按“一企一策、应盘尽盘、同步处置”原则,组织县属平台公司全面清理持有的资源资产,全口径制定资源资产盘活方案,鼓励具备条件的平台公司积极引入央企、地方国企及优质民企等社会投资人与各投融资公司在股权、项目、资源资产等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实现多渠道引入增量资金,多方式盘活资源资产,稳步降低存量债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三)加强风险源头管理

根据国家政策及环境变化,结合企业实际,实时修订完善《宜良县国资监管企业投资监督制度》和《县属监督企业融资管理办法》,要求各平台公司按照审定后的管投融资计划开展投融资工作,制定资产负债率红线,严控推升企业资产负债率投资项目。

(四)着力提升企业信用水平

通过内外部增信结合,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突破平台公司信用瓶颈。目前我县投融资公司还没有主体信用评级为AA及以上的,下步将着力提升企业信用水平,为宜良县国有企业目前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

(五)强化考核约束

严格执行投融资公司与县国资中心签订的《责任书》,将各项偿债指标纳入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将偿还到期债务,化解债务风险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平台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除按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追责外,还将在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考核中按比率扣除。

(六)完善资产负债约束制度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部署,为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根据省国资委《关于加强云南省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县国有企业实际,起草出台《宜良县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实施意见》。

三、思考及启示

进一步加强到属投融资公司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资产负债率的“分子”“分母”上下功夫。

(一)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

县属国有企业债务总量大,构成复杂,各家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发生一起债务违约事件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影响宜良县甚至昆明市整体融资环境,必须坚持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稳妥化解、稳而有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做到早谋划早预防,谋定而后动。既不能迁就现状止步不前,也不能脱离现阶段实际盲动冒进,确保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力度进度与企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

(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通过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等方式,设立防范化解债务工作风向标、指挥棒,将各项偿债指标纳入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提高企业负责人思想认识,带头学、带头抓,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高增长与高质量、债务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能力,通过管“票子”、管“帽子”杜绝出现债务违约事件。

(三)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统筹的工作方法化解债务风险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面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善于运用系统化思维,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举措。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着力处理好发展与举债的关系,坚决杜绝靠过度举债保增长的做法,绝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坚持解放思想,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致力创新,着力破解制约高质发展、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必须加强学习,创新工作方法“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国有企业处于资本市场前沿,政策变化快,防范化解债务工作形势多变,如果不学习、不创新,投融资工作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作为国资干部职工,必要树立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披沙拣金发掘机遇,见微知著发现机遇,雷厉风行抓住机遇,科学务实用好机遇。用新理念来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来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工作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