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析

黄彩琴  宋培娜

叶县第二实验学校  河南平顶山  467200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探究可以在评价中完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一致性探究,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给予学生评价,在评价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从而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设计。下面本文将对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开展的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单元整体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评价中开展的教学,教学中开展的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展教学,并且达到提高教学针对性的目的,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一致性的开展,使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一、单元整体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的重要性

(一)创新评价方式提高教学针对性

单元整体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开展创新了评价方式,达到了提高提高教学针对性的目的。比如在教学评一致性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往教学评价中单一的方式,实现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评价,结合评价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针对性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学评一致性探析可以实现教学中的评价,评价中的教学,学生可以灵活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讲解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学习感受进行教学创新,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学针对性的目的,这也可以体现出单元整体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的重要性。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

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所以给予学生的教学活动内容不同、评价形式不同,而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改变传统学习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凸显出单元整体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的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开展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所以导致教学评价出现了不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象,比如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差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打击,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此外,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所以教学评价的开展只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学生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最终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效率。再加上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学评价不科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严重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无法实现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受到影响。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不同,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评价和内容单一造成了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不积极,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析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单元整体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的开展策略

(一)课堂上增加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设计,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如此,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打破传统评价模式中单一的形式。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升和毫升》这节课程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升和毫升单位的转换,又或者是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升和毫升单位的使用场景等等,并且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增加和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方式转变,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比如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思考问题的角度等等,构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中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组中给予学生评价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就可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当学生们正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教师的参与去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之间的统一。此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有更多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开展学习评价的过程,实现了评价的多样化开展,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评价方案开展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创新评价方案,提高评价针对性,使学生在评价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评价中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创新评价方案,比如可以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评价,又或者是课程结束后课堂总结时进行评价等等,使教学评价的开展更加全面,为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创设有利条件。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制作折线统计图,以此来明确学习的内容。当学生们完成项目探究时教师应多观察学生,例如学生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问题,再比如完成项目时采用的方式等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案,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案,实现教学中的评价、评价中的教学,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提高教学针对性。

结束语: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析创新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究,实现在教学中的评价、评价中的教学,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王卉.读与写:中旬.2021,第3期

[2] 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备课指导——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J].陈梅.山东教育.2020,第1期

注明“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JYKT202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