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四川税务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四川税务实践与思考

刘定杰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四川税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刻认识把握其重要意义。立足全省实际,以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四川税务的实践运用,不断提升基层税收治理水平。

一、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的重要意义

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是践行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夯实税收基层基础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是践行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力量源泉,就地解决问题是“枫桥经验”最基本的特点。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要将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理念深入落实在基层,践行在基层。既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又善于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所,大事不跑多级,税费矛盾就地解决从而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更好服务于广大纳税人缴费人

(二)是夯实税收基层基础的有力抓手。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枫桥经验”源于基层,用于基层。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筑牢基层、夯实基础。税务系统的绝大部分干部都在基层一线工作,绝大部分税费业务都在基层一线办理。税收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促进基层将各项税收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持续提升基础工作质效和基层治理水平。

(三)是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税务部门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税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税收职能职责的不断拓展,特别随着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的划转,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愈加凸显,同时税费矛盾争议发生的潜在风险也大幅提升。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探索将“枫桥经验”运用于基层税收治理,必将转变现有的税收治理理念、方式和手段,有助于把矛盾争议解决在当地和萌芽状态,更好助推税收治理化现代化进程。

二、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的四川探索实践

2021年起,四川税务启动“枫桥式”税务所建设,着力打造集“税情收集、税费服务、综合调解、法律救济、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六位一体的涉税费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注重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日常工作,持续优化办税缴费体验,不断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减少矛盾纠纷;前移矛盾化解关口,推动税费矛盾及时化解。目前,全省共建成188家“枫桥式”税务分局,其中联合四川省司法厅分3批命名了120家。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作情况交流,有关工作场景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一)注重分级分类,打通多级联动调处渠道。制定税费矛盾争议分级分类处理指南,完善税费矛盾争议联动调解机制,统筹全省公职律师、专业骨干等人才资源组建矛盾争议调处专家团队。压实基层税务所矛盾争议化解主体责任,实现绝大多数矛盾争议就地解决。对于极少数税务所不能化解的矛盾争议,根据不同类型和复杂程度,逐级提请相应层级税务局专家团队支持解决,初步形成一般争议就地即时化解、重大争议市州重点调处、“疑难杂症”省级聚力调解的多级调处工作模式,推动税费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复议诉讼之前。

(二)注重完善机制,促进争议源头防范化解。深入推进精确执法,探索推出法治监督员、税法明白人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畅通诉求收集表达,丰富“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推广诉求“码上提马上办”、税企直联等新举措,常态化开展诉求收集和处理,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实现“快捷听声、高效解忧”。构建争议处置闭环,建立事前预警分析、事中“一站式”解决、事后回访评估运行机制,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矛盾争议闭环管理体系。

(三)注重联动协同,拓展税收共治社会格局。推进川渝共治,统一川渝两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有效化解同事不同罚等问题引发涉税争议的风险。在川渝高竹新区等川渝毗邻地区,挂牌成立“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机构,为川渝关联企业就地化解矛盾提供便利。深化税校合作,与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全国税务系统首个新时代“枫桥经验”研学基地,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双向互促。构建以税务为中心,司法部门、行业协会、社区街道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税务+”大调处格局,推动涉税矛盾争议多元化解决。

三、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的策略方向

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作为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突出因地制宜、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把握建设的策略方法。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实践证明,“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富有活力,关键在于始终依靠党的领导。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建设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法和载体,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抓好党务引领干好税务、带好队伍。

(二)坚持人民至上,提升税费服务质效。“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纳税人缴费人是否满意作为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的根本评判标准。深入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借助数电票、新电局上线推广契机,优化业务流程和岗责体系,提升基层税务分局的专业化管理和纳税缴费便利化水平。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畅通“线上+线下”意见诉求收集渠道,依托诉求管理机制和渠道,积极回应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与期盼,促进纳税服务优化升级。

(三)突出因地制宜,找准分类建设路径。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思路,结合本地征管改革后基层税务分局不同职能特征和税收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突出因地制宜,探索在办税大厅、风险应对、社保费管理、自然人管理等专业类基层税务分局,分类择优打造专业化建设样本,制作工作指引,指导基层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枫桥经验”共性、又体现税务系统特色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开拓基层税收治理新路径。

(四)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建设工作支撑。健全“省局主推、市局主责、县局主建、所厅(分局)主创”的工作机制,深化“下抓一级、深抓两层、直抓到底”的业务工作格局,强化纵向联动,加强横向协作,凝聚多元税收治理主体深度参与建设工作。夯实人才支撑,适时增加税收专业人才、法治人才,将精通税收业务、纠纷调处的骨干人员及时补充到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一线。优化建设工作绩效考评,构建可量化、可视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实时评价建设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