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初探

苗佳智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9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科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现代战争中,航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推动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出发,论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对信息化的新需求,对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快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航空武器武器装备信息化

1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相关概要

一场以军队信息化为中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在席卷世界。随着现代军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基于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以夺取信息优势为指导,以综合信息系统为纽带,将各种作战力量连接起来,以信息战、精确作战、实时打击为主要手段,在拥有先进组织系统的各军兵种共同进行的综合高科技战争中,在信息武器装备体系中取得胜利。作为主力装备的航空武器,如何开展信息化的研制与建设,既是工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就是指现代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运用到航空武器装备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阶段,充分地获得、创造和利用信息上的优势,让信息技术成为提升航空武器装备效能、战力提升的重要源泉,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在建设目标层次上,提出适应航空兵信息作战需求的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并对其进行能力层次的描述。总之,我国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整体能力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战场态势意识;实现设备的自动、智能化;使战斗行动达到协同与整合,把握制空权;具有全天候,远距离,实时准确的攻击。从开发过程层次上看,该系统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航空装备建设中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一种方案结构的方式来描述。该系统不但实现了单级、单型空天武器的数字化升级,更重要的是将其嵌入到作战信息网中,并与信息支持、信息对抗设备互联,构成网络化作战系统。

2装备信息化对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2.1战场信息化

信息技术对战场结构最具革命性的影响导致了战场信息网络的整合和信息化战场的出现。信息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一种新型战场形式。是由以电磁、赛博空间为主要特征的电子信息空间,向陆海空战场的全方位渗透与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战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战场上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战争形式又经历了以单个作战单位为作战单位的冷兵器战场、以武器平台为作战单位的、基于c3I体系的电子战。当前,我国正逐步走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战场。随着战争形式的改变,航空武器装备将担负越来越多的使命,在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航空平台信息化

航空平台信息化主要包括平台集成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两大部分。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了导航管理、设备管理、飞行训练、飞行状态监测和远程支援等功能。平台集成平台管理系统包括导航管理、机械管理、机载虚拟训练、航空状态监测、远程支持等,是实现平台信息化的核心。信息网络系统是实现平台信息化的基础,为机载武器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平台信息化的发展,为新型战斗应用提供了大信息量、柔性化的信息化平台。

2.3作战系统信息化

作战系统信息化就是要让战机能够适应未来海战的需要,从技术层面上说,它是网络力量的一个结点。他们既能实现网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又能为网上的信息、火灾等作出贡献。未来海洋战场具有网络化、多维、透明、一体化等特征,对航空作战系统提出了新的技术体系。指挥自动化与武器装备一体化是未来指挥自动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重点发展航母战斗群“网络中心战”系统和作战航空综合指挥控制系统。

2.4弹药信息化

在航空武器体系中,弹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武器装备的附加损伤不但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能够获得并使用多种信息,从而达到对战场态势的有效感知。弹药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装备整体战斗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敏捷化和智能化是发展的方向。同时,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对飞行器的保护与机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航空武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加快构建适应网络化作战的航空武器平台

制定航空武器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架构框架,开展“横向一体化”研究,提出航空武器平台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总体规划、配套政策和应用推广措施,推动航空武器平台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全面推动我国航空武器平台的网络化转型、应用转型和自身转型,提升在役航空武器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精准打击的能力,加速我国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建设,为实现信息化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的重点是:增大航空通信网的带宽,构建高性能的航空通信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异构平台的目标显示与多平台协同作战的方法。将各探测平台、各作战平台和各指挥中心组成一个整体,通过指挥控制网络,将各探测平台、各作战平台、各指挥中心进行联合作战,为今后的信息化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加快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通用航空火控系统的架构

在新武器及火控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功能层次思想,将系统功能层、武器存取层、实体媒体层进行分割,以增强火控系统与武器一体化的普适性,减小机-武器间的耦合度。对新型武器进行快速、快速的整合。应从网络、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出发,对未来空战中武器装备的特定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以期综合分析并提升其综合效能,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空战武器装备体系设计思想,并最终实现其网络化。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高带宽的数字总线及光纤网;制定公开的软件接口规范;平台的硬件设备可以直接插入;可随时使用新型武器;最终实现网络武器体系的构建。

3.3积极开展航空弹药的标准化、系列化研究

积极进行航空弹药接口的标准化和系列化研究,以达到一弹多平台适配的目的。在新一代航空弹药的研制中,应充分考虑到接口、文件传输、系统结构和一体化等方面的要求。该方法无需改动软硬件,仅需对新武器进行动态加载,就可以实现新武器的一体化。促进航空火。主要研究内容有:对航空弹药的体积、重量、发射模式和信息流进行标准化和系列化;在综合时,无需对多平台进行修改,仅需装载相应的模型及任务参数即可。

3.4加强多部门协同,尽快推进航空装备信息化工作

要加强多个部门,尤其是军队与当地产业部门(军工厂、科研院所)、当地各个产业部门的合作领导,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对各级政府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将各个部门的责任都做清楚,同时也要强化契约主体责任。主要研究:尽早进行航空通用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在现役航空方面,将以现有空对地导弹作为试验研究的突破点;制定一套适合于起重机的悬吊系统;在新的航空标准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在研制新的武器和对外贮存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统一的标准。

4结语

在新一轮的军事革命中,航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是其重要的技术内涵。如何提高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满足航空装备信息化要求,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新需求,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并将其纳入航空武器装备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战斗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浩.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航空装备的保障形势及对策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0,33(04):109-111.

[2]马柏淞,赵曼.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2016(16):133.

[3]陈松.新军事变革中航空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J].教练机,2011(0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