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美”视域下的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慧•美”视域下的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曹燕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余北幼儿园  226326

摘要:乡村课程资源,强调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为幼儿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萌发幼儿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乡村课程活动中,幼儿会陶醉于自然美景中,会逐步发展自身的艺术能力,而艺术能够催生智慧,智慧又能促进美的创造,所以幼儿能在游戏课程活动中融美、创慧。由此可见,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能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又能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启迪幼儿的智慧。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适应乡村幼儿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课程,从而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乡村课程资源;幼儿;智慧;审美;成长

乡村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自然生态型、乡土人文性和家乡建设规划性,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资源。当幼儿们身处于有着清清河流、鸟语花香的乡村自然环境中,他们就会产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浓厚兴趣;当幼儿们身处于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物中,倾听着关于乡村的古老传说,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满满的乡村情怀;当幼儿们看到了家乡的建设,感受时代的发展,那么他们就会在观看、学习与创造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由此可见,乡村课程资源能给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态,能很好地适应乡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进优质的课程资源,从而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活动,从而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开发课程

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得如同一座宝库,其宝藏琳琅满目,遍地开花。郁郁葱葱的小麦,仿佛是大地的一袭翠绿长裙,随风轻轻摇曳;挺拔俊秀的竹子,如同乡村的勇士,坚韧不屈;而那洁白如云的棉花,则像是大地的馈赠,温暖而亲切等等。幼儿园独具慧眼,将这片大自然的恩赐巧妙地融入了教育之中,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特色,开发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让乡村的花草树木、农作物资源走进幼儿园,赋予孩子们一片亲近自然的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嬉戏、探索、发现,让智慧的火花在指尖跳跃。在这里,他们可以倾听大自然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脉搏,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这些宝贵的体验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更启迪了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二)结合乡村社会资源开发课程

由于远离城市的喧噪,保留着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甚至保留着古老的生态资源。这些历史遗迹资源以及生态资源,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引导幼儿积极了解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传说故事,从而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在这片乡村的土地上,孩子们不仅领略了古代文明的魅力,还体验了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家乡,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历史、热爱大自然。

(三)结合乡村开发建设资源开发课程

幼儿园结合二甲新机场的规划建设的契机,从机场建设所需要用的材料及运输工具、高架桥的建设、了解机场等方面展开沉浸式研究,幼儿园结合二甲新机场的规划建设的契机,从机场建设所需要用的材料及运输工具、高架桥的建设、了解机场等方面展开沉浸式研究,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视野。

在材料及运输工具方面,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了解机场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木材等,以及各种运输工具的功能和特点,如货车、吊车、挖掘机等,不仅增强了对建筑材料和工具的认识,还对机场建设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高架桥建设方面,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参与高架桥的搭建过程,学习到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建设方法。他们通过亲手搭建桥梁模型,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同时也了解了机场周围交通设施的重要性;在了解机场方面,孩子们通过参观机场、了解机场的各个部分和功能,以及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原理等知识,对机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们不仅了解了机场的运作方式,还对航空旅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通过这些沉浸式研究活动,孩子们不仅增加了对机场建设的认识和知识储备,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让他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发展,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乡村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主要的实施形式,其对于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组织展开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

(二)组织艺术学习活动

民间艺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很多民间艺术都是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那么基于乡村课程资源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学习民间艺术,引导幼儿深刻感知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特色美,并引导幼儿在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蓝印花布是二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感受蓝印花布的质地和图案,引导幼儿了解这种民间艺术的特色和工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蓝印花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这种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在幼儿了解蓝印花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蓝印花布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了解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技巧,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制作蓝印花布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体验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感知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特色美。

(三)组织亲子活动

在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融合,从而充分展现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课程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同时,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和特点,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们要充分利用乡村的各种资源,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探索、发现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习性等,让他们更加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乡村的传统和文化资源,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手艺,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乡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们还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他们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分享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教师们还要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村课程资源,并结合乡村资源设计、组织展开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从而让乡村课程资源点亮幼儿教育活动,进而切实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婷.让本土民俗文化点亮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再思考[J].名师在线,2023(16):5-7.

[2]杨永记.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23(2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