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咳嗽?中医这么应对它

/ 2

经常咳嗽?中医这么应对它

李玉莹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200

当您正受反复咳嗽的困扰,想知道中医中药是怎么解决治疗的吗?中医在处理各种疾病上有着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咳嗽也不例外。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如何对待咳嗽,和那些可以帮助你恢复健康的独特理论与方法。

一、咳嗽的定义与中医理解

1.咳嗽的西医定义

咳嗽在西医中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性反射,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分泌物。这种反射通过刺激咽喉、气管或肺的神经末梢来引发,其结果是迅速的、有力的呼吸道肌肉收缩,以产生足够的气流将异物或分泌物排出。咳嗽是一种症状,在西医很多疾病中会出现咳嗽症状,长时间或频繁的咳嗽可能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肺炎、肺结核或肺癌的症状,在其他科,比如急性心衰的患者也经常会出现咳嗽症状。

2.咳嗽中医理解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咳嗽被视为是“肺失宣发肃降”的表现。肺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主气,司呼吸。正常情况下,肺气应该顺利地向下流动,以保证呼吸顺畅和气机正常。当肺气不能正常下行,反而上逆,就会产生咳嗽。这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邪干肺引起的。

3.中医对咳嗽的独特理解

中医对咳嗽的理解不仅局限于肺,还涉及到整个人体的平衡和调节。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也可致咳,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例如,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湿邪内停,转而影响肺的正常功能,产生咳嗽。同样,肾在中医中被视为“先天之本”,主接受和储存精气,与呼吸有密切关系。肾虚可能导致精气不足,肺失所主,也会出现咳嗽。

此外,中医还强调咳嗽的性质和症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角色。例如,咳嗽的痰的量和颜色,咳嗽的时间和频率,咳嗽伴随的其他症状等,都会被用来识别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对咳嗽的分类

在中医的理论中,咳嗽的分类是非常详细的。首先,咳嗽可以根据病因进行大致的分类,如“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犯肺脏所引起的,而内伤咳嗽则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内因损伤脏腑功能而产生的。

中医根据咳嗽的性质和症状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例如,咳嗽的声音、咳嗽的痰的性质(如清薄、黏稠、色白或色黄等)、咳嗽的时间(如早晨、晚上或全天等)、咳嗽的频率(如频繁、偶尔或持续等)、咳嗽伴随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喘息、口干、喉痒等)等都可以用来进一步识别咳嗽的种类。例如,根据痰的性质,咳嗽可以分为“痰湿阻肺”、“痰热壅肺”、“痰饮阻肺”等类型;根据咳嗽的时间,可以分为“早咳”、“晚咳”等;根据咳嗽伴随的其他症状,可以分为“肺热咳嗽”、“肺虚咳嗽”、“肺燥咳嗽”等。

三、中医对咳嗽的治疗原则

中医对咳嗽的治疗,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因时制宜的治疗思想。

(1)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中医治疗咳嗽也不例外。医生首先需要通过望,闻,问,切脉等四诊合参,识别出咳嗽的病因和病性,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讨论的咳嗽的分类的重要性。例如,对于痰湿阻肺型的咳嗽,治疗原则是“化湿清肺”,可以选用茯苓、泽泻等有化湿作用的药物;对于痰热壅肺型的咳嗽,治疗原则是“清热化痰”,可以选用黄芩、枇杷叶等有清热化痰作用的药物。

(2) 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治疗咳嗽时,不能仅仅关注肺脏,还要考虑到其他脏腑和整体健康状况。

例如,对于“肺虚咳嗽”,除了要补肺之外,还要考虑到肺与脾的关系,因此可能还需要同时做到健脾益气。对于“肝火上犯肺金”所致咳嗽,除了清肺热,还需要疏肝泄火。

(3) 因时制宜

中医治疗还强调根据疾病的阶段和病人的体质,以及季节、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例如,对于初期的外感咳嗽,可能只需要采用解表的方法,但如果病邪进一步侵入,变成了“痰热壅肺”,则需要改用清热化痰的方法。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治疗咳嗽时也需要同时注意补养身体,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四、中医治疗咳嗽的具体方法

1. 中药治疗

(1)常用的中药及其作用

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的中药有很多,这里列出一些常见的药物及其主要作用:

麻黄:具有解表、宣肺、通利鼻窍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痰湿阻肺型咳嗽。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脓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咳嗽。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长期咳嗽不愈的患者。

(2)如何根据咳嗽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

选择中药的关键在于根据咳嗽的类型(病因、病性)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来说,中医会根据咳嗽的病因、病性、病程进行辨证施治,然后选用相应的药物。

2. 针灸治疗

(1)针灸治疗咳嗽的基本原理

针灸治疗咳嗽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调和脏腑、解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调节肺气:针灸可以调节肺气的升降,使肺气正常,从而达到止咳的效果。

宣肺解表:针灸可以宣肺解表,帮助排除肺部的病邪,缓解咳嗽。

化痰清肺:针灸可以帮助化解痰湿,清理肺部,对痰多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2)常用的针灸点位和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有:

天突:位于颈前正中,喉突上缘凹陷处。主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等。

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两寸的地方。主治咳嗽,哮喘,胸背痛等。

中府:位于胸部,第二肋间隙,乳头线旁开四寸的地方。主治咳嗽,哮喘,胸痛等。

穴位刺激可以通过手法操作,如直刺、斜刺、提插等。也可以通过电针、耳针等方式进行。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承受能力进行个体化调整。

3. 中医食疗

(1)食疗的基本原理

食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主要是通过食物的药效,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清热化痰:如橙皮、梨、蜂蜜等。

滋润肺燥:如雪梨、百合、核桃等。

补气固表:如大枣、山药、牛肉等。

(2)常用的食疗方剂

雪梨蜂蜜汤:取雪梨1个,蜂蜜适量。雪梨去核,加水煮沸,加入蜂蜜,慢火煮至雪梨熟烂。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枣山药粥:取大枣10枚,山药100克,粳米50克。将所有材料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具有补气固表、健脾养胃的效果。

核桃百合糖:取核桃肉30克,百合30克,冰糖适量。将所有材料加水适量,煮成糖水。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