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基于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基于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的案例分析

刘奉军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邮编:200941)

摘要:当前,信息化转型已成为建筑施工类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战略。电力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业务中一类极具专业性与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本研究以“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实现效果。经研究分析发现,电力工程项目具备跨区域性、专业性与施工复杂的特点,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针对电力工程的专业性做到精确管理,提升各施工环节数字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实现所有在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关键字:信息化,电力工程,驱动因素,全生命周期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以信息化改造为手段的一套现代化管理模式。各建筑施工类企业逐步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力求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效益的目的[1,2]。建筑类企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过程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区域性强,信息化管理能有效解决上述重难点,帮助建筑类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管理效率[3]。其中,电力工程做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重点工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常见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专业性不强,无法对电力工程的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进行针对性管理,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本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可能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2 案例概述

2.1 企业介绍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5年,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业,拥有中国第一批房屋建筑、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等,业务覆盖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服务涵盖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18年顺利通过“上海品牌”认证,成为上海“四大品牌”战略中“上海服务”的优秀代表。

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是上海宝冶旗下的总承包公司之一,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形成了以电子工程、冶金工程、新能源工程等为代表的主营业务。自2021年以来,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不断进行信息化建设实践,设立“以战略保障为总纲,以集团管控为原则,以管理三集中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实现一体化业务协同,从而达到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决策集中的实现与应用”信息建设总目标,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探讨工程项目总承包与专业分包之间的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案例。经过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提升方向,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绘制了信息化业务场景的全景图,确定了全流程、多要素、按专业的统筹协调管理模式,借助云服务技术、数据库技术与软件设计技术等,打造流程规范化、数据可视化、信息集成化的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

2.2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本文所述电力工程,包括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建设工程,输电、配电等电网建设工程,其中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属于新能源工程。电力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更具有专业性,难以照搬其他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来指导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因此,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在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中专门设置了电力工程管理子系统,按电力工程实施过程的不同环节设计了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模块,具体的管理内容大致如下:

(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一个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途径[4]。依据PDCA循环,将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拆解,从计划、检查、执行、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内容分析,将质量管理按人员、制度、设备、技术与工序等五个方面进行拆分[5]。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施工队伍及人员的管理,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施工所用设备的质量,坚持技术交底并严格把控各工序的质量。最终完成工程质量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工作,做到工作留痕,为质量监督与检查提供便捷。

(2)安全管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三级管理、层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坚持安全生产“管施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设立一岗双责制度,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安全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适宜的工作环境,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做到标准化管理。

(3)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按总体、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等四部分进行拆分,在明确施工工序与各工序施工内容后,按施工总进度、年度进度、月进度与周进度等四个时间节点进行管理,实时跟踪、采集施工情况,并依据施工进度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施工计划,及时调整进度偏差,工程分类如图一所示。

分部分项工程

图一 电力工程进度管理环节划分

(4)成本管理:按照成本管理角度,将成本管理划分为责任成本、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依据前期成本策划、过程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绩效考核与资料整理归档等四个步骤,对工程项目成本及预期利润进行动态控制并适时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偏措施,在不断提升项目盈利能力的同时,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3 案例分析

3.1 信息化管理模式

案例公司立足于当前业务现状,通过开展信息化转型,实现电力工程总体及其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时链接,从而贯通管理流程,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那么,是什么因素驱动了案例公司开展专业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转型?信息化建设是对哪些管理内容进行了建设?

从案例公司的电力工程管理案例中可以发现,电力工程项目分散在数十个不同的省份,且每个电力工程项目都需要对其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进行管理,具备极强的专业性。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对公司所承包的全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依据每个项目的周报、月报、季报来对其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管控,各项目所汇报的进度数据并没有形成直观的数据报表,普遍是通过文字形式进行展示,且数据类别不够细分,专业性不强。

基于上述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推动了案例公司进行管理模式信息化改革,打造了贯通总体工程至子分部工程的可交互式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如图二所示。

架构图

图二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图

案例公司在搭建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时,同步构建了数字项目生态,能够通过云服务器对各项目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智慧化管理系统能够查看总体工程至子分部工程的每一部分详细数据,且每个工程等级都具有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模块。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等级管理模块所上传的数据是有所区别的,总体工程中的数据信息多为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信息,管理人员如想查看工序信息等,可在管理系统中选择子分部工程级的管理系统进行查看。并且,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建设了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详情的可交互式报表,各层级项目进度汇总、每周安全交底、成本数据核算的可视化报表,与全项目信息汇总面板等,管理人员可在视图层通过浏览器与用户进行交互。智慧化管理系统的诞生推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向着集成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达到对电力建设工程所有工程层级精确管理的初衷。

3.2 信息化转型成果

案例公司通过信息化转型,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融合起来,具备了新形势下数字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搭建多维度、全流程的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与各级工程的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间的交流,线上与线下同步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数据,最终实现电力工程管理信息互补、数据流通、精确管理的目标。

案例公司的信息化转型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果:(1)提升电力工程管理能力。通过对总体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与子分部工程的拆解重构,增加了诸如设备审批、作业监控、分项作业记录等特色管理内容,有助于满足电力工程项目的专业性需求,落实细分责任,切实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2)提升公司管理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公司在项目进度数据、成本数据、安全数据与质量数据的存储与分析能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电力工程项目的精确化、系统化、集成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3)为其他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示范。通过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成功推动了电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转型升级,优化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起到了示范作用。

4 结论

从信息化转型的本质出发,电力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为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有序、顺利的进行,并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分析,细化其工程层级,从总体、单项、分部、子分部工程层级逐级入手,系统设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等四大管理模块,建立各工程项目的横向链接与纵向可视化,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确化、系统化、集成化水平,最终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其中,案例公司所设计的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了专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能力,为所有专业性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可视、可交互式系统界面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现场施工情况,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石胡玮. 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

[2]丁嘉亮,邱硕涵,马岩等.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建筑经 济,2023,44(04):79-88.

[3]宁连举,姚丹.信息处理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数字化的驱动因素与转型机制——基于中化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财经科学,2023(02):110-127.

[4]喻晓日. H房地产公司住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22.

[5]赵进东.施工质量控制要素及PDCA循环应用[J].煤炭技术,2012,31(11):15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