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第1章 理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3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第1章 理论分析

口腔冷感受器干预方案改善ICU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的效果研究

李玉龙     李贤    刘春广   王海萌

(1.华北理工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  河北  唐山  063210)

(2.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

摘要:目的:在ICU术后经口气管插管后口渴的患者中应用口腔冷感受器干预方案,对患者的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方法: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之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ICU病房中选择119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组中人数基本相同,并对组间的口渴程度进行对比。结果:D组患者的口渴程度评分为(2.60±0.97b),在全部患者中最低,改善幅度最大,同时D组患者的静息唾液流率、舌背湿度均优于其他三组,且P均<0.05。结论:薄荷醇冰水喷雾口腔冷感受器能够在ICU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起到良好的口渴改善效果,同时也能起到提升静息唾液流率和舌背湿度的作用。

关键词:口腔冷感受器;经口气管插管;口渴

    在气管插管患者中,最适用的口渴缓解方法就是喷雾法,可以选择给予患者应用口腔冷感受器,针对患者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受体进行刺激[1],可以促使抗利尿激素水平下降,从而缓解口渴症状[2]。本次研究将河北省人民医院ICU病房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期间出现口渴症状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口腔冷感受器干预方案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组织开展本次研究工作的重点为ICU患者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口渴现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之间,按照以下标准选择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术后直接由手术室转入ICU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2)年龄≥18岁;(3)意识清醒(RASS镇静评分-1~+1);(4)预计插管辅助通气时间≥12小时;(5)口渴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 分,同时将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排除:(1)听力障碍不能配合者;(2)对刺激不能耐受者;(3)有口腔疾病,禁忌干预者;(4)患有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组:A组(n=30):男性17(56.7%)例,女性13(43.3%)例,年龄为(64.70±13.18)岁,B组(n=30):男性16(53.3%)例,女性14(46.7%)例,年龄为(67.60±12.29)岁,C组(n=29):男性18(62.1%)例,女性11(37.9%)例,年龄为(70.14±12.85)岁,D组(n=30):男性18(60%)例,女性12(40%)例,年龄为(69.97±11.34)岁,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没有显示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干预方法

    首先调整基础条件,将ICU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气囊压保持在25~30mmH2O,将患者口鼻内的滞留物完全清除,之后可以开始研究,连续12h进行干预,前6h内每1h干预1次,共7次,之后每2h干预1次,共3次。

1.2.1 A 组(对照组)干预方法

    将水温控制在 22~27℃之间并倒入喷壶,首先试喷以排除空气,之后向患者的口腔内喷洒,针对上颚、舌面、两颊黏膜、口咽逐步喷洒,每个部位喷洒2次,用水剂量约为1ml.

1.2.2 B、C、D组(试验组)干预方法

    针对B组使用冰水喷雾,首先在喷壶内倾倒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并置于冰箱冷藏,直至其温度降低至0-6℃,中途可以适当加用碎冰降温。将冰水喷洒于患者的口腔内部,方法、顺序、剂量均与A组相同。

    针对C组使用常温薄荷醇喷雾,取22~27℃的常温灭菌注射用水500ml,在其中加入1ml 薄荷醇,充分摇匀,制成2‰薄荷醇饱和水溶液,放置于象鼻喷雾瓶中,并于常温环境下保存,使用方法、顺序、剂量均与A组相同。

    针对D组使用薄荷醇冰水喷雾,首先按照C组方法制备2‰薄荷醇饱和水溶液,之后放置于冰箱中降温,各方面要求同B组,使用方法、顺序、剂量均与A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口渴程度评分对比:使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的口渴程度,0分为患者完全不口渴,1-3分为轻微口渴,4-6分为些许口渴,7-10 分为非常口渴。

    静息唾液流率对比:使用吸痰管将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完全吸除,之后计时10min,再使用一次性吸痰器针对患者口腔内最深处进行分泌物的吸取,再使用吸痰器自带量杯测量唾液分泌量,通过公式“一定时间内唾液分泌量(ml)/时间(min)=静息唾液流率(ml/min)”对患者的静息唾液流率进行计算。

    舌背湿度对比:将湿度测试仪探头置于患者舌背之上1cm的位置,同时距离唇部至少1cm,待数值稳定后记录数值,需连续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3.0)针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如果P评价结果显示为<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可以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渴程度评分对比

    干预之前,全部患者口渴程度评分之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之后,全部患者的口渴得到缓解,但是经过两两组间对比,结果显示,B、C、D三组与A组之间就能呈现出明显差异,同时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D组评分优于其他三组,见表1.

表1 口渴程度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6h后

t

P

A组(n=30)

8.50±0.86a

5.87±0.78b

20.077

0.001

B组(n=30)

8.50±0.90a

4.10±1.10b#

42.788

0.001

C组(n=29)

8.55±0.91a

4.21±1.11b#

42.337

0.001

D组(n=30)

8.47±0.90a

2.60±0.97b

92.938

0.001

F

0.046

51.195

P

0.987

0.001

2.2静息唾液流率对比

    干预之前,全部患者静息唾液流率之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之后,A组相比之前无明显差异,B、C、D三组相比之前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两两组间对比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相比其他三组效果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静息唾液流率对比 (±s,ml/min)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2h后

t

P

A组(n=30)

0.10±0.02a

0.10±0.02b△

-1.582

0.125

B组(n=30)

0.10±0.02a

0.23±0.03b#

41.168

0.001

C组(n=29)

0.09±0.03a

0.22±0.02b#

40.921

0.001

D组(n=30)

0.10±0.02a

0.26±0.02b

37.958

0.001

F

0.928

239.548

P

0.430

0.001

2.3舌背湿度对比

    干预之前,全部患者舌背湿度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之后,A组相比之前无明显差异,B、C、D三组相比之前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两两组间对比结果显示,B、C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相比其他三组效果更好,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舌背湿度对比 (±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2h后

t

P

A组(n=30)

87.50±0.86a

88.44±1.55a△

-3.447

0.067

B组(n=30)

87.62±0.85a

90.45±1.18b#

-13.962

0.001

C组(n=29)

87.15±1.04a

90.08±0.94b#

-14.372

0.001

D组(n=30)

87.57±0.70a

92.32±0.99b

-28.375

0.001

F

1.744

53.706

P

0.162

0.001

    注:在同一行内,不同字母(abc)为对比结果显示P<0.05,在同一列内,不同字符(#△)为对比结果显示P<0.05。

3.讨论

    ICU患者手术前后均需受到饮食限制,加上麻醉药物、手术创伤等影响,极易出现多种不适感[3],口渴即为常见情况之一,原因主要在于,给予患者插管之后,患者的口腔张开并持续蒸发水分,并且因为患者持续处于浅镇静的状态,所以对于口渴的感受更强,所以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口渴症状需要得到关注。口渴属于机体主观感受,若持续不改善,将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4],甚至增加患者躁动、谵妄、非计划拔管的几率,也就能导致患者的康复进程受到严重影响[5]。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及时帮助患者缓解口渴症状。

    根据患者口渴症状出现的机制,可以将缓解口渴症状的方式划分成为两类,即“前吸收”和“后吸收”[6]。前吸收即水分在身体尚未吸收时刺激患者的口腔感受器,以满足患者缓解口渴的需求,后吸收是机体已经充分吸收水分,采用控制渗透压、调节血容量的方式,改善患者的口渴症状。其中前吸收的方式十分适合在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群体中应用,特别是喷雾法应用便捷、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对其接受程度高并且耐受性较好[7]。刺激口腔冷感受器属于以前吸收策略为基础发展出的重要干预措施,因为患者口腔内具有冷感受器,其受到刺激以后能够出现凉爽的感觉,由此,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水平下降,口渴现象即能得到缓解。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低温或是薄荷醇均可针对口腔冷感受器产生刺激,但能产生的效果不同,所以为了尽量提升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缓解效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方案是目前重要并且应用效果较好的口渴干预方案,这一方式需要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产生作用,事实上,人体的各类感觉均需经过TRP激活来实现,低温刺激能够将TRP中的M8受体激活,使患者出现冷觉,所以此时仅需给予患者少量水分,即能使其大脑中出现满足感,并起到缓解口渴症状的作用

[8]。给予患者进行低温刺激时,可以使用的措施包括冷水、冰块、冷冻纱布、冰水喷雾等,当前已经有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冰冻纱布可以同时起到缓解口渴和提升口腔卫生水平的作用,冰块疗法可以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口渴症状,冰棒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口渴所引起的不适感[9],在常规护理过程中使用少量冰水代替温水注入患者口腔,既可改善患者的口渴症状,还能提升患者对于限水要求的依从性,对于后续提升预后水平和生活质量来说,均具有重要意义[10]。薄荷醇刺激中主要包含薄荷醇漱口水、薄荷醇穴位敷贴、薄荷醇润唇膏、薄荷醇喷雾、薄荷醇口香糖等,使用薄荷醇口香糖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前的口渴现象,并且安全性、可行性较好,适合在患者术前口渴管理中应用,若选择给予患者应用薄荷醇润唇膏,之后连续7小时内患者的口渴、口干症状均能得到缓解,手术当日清晨针对患者的照海穴、水泉穴、廉泉穴应用薄荷醇穴位贴,可以降低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口渴症状的几率,并且口渴程度也显著下降[11]

    将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主要措施包括使用薄荷醇加冰块、薄荷润唇膏加冰棒以及冰薄荷水喷雾等,当前已经有研究显示,薄荷醇加冰块、薄荷润唇膏加冰棒的方式,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口渴程度,冰薄荷水喷雾的应用效果则更加显著。在本次研究中,即为患者提供口腔冷感受器干预,并主要采用喷雾的方式,四组患者所应用的喷雾各不相同,分别是普通常温水喷雾、冰水喷雾、常温薄荷醇喷雾以及薄荷醇冰水喷雾,经过研究以后发现,D组使用薄荷醇冰水喷雾之后,其口渴情况改善程度最大,评分降低至(2.60±0.97b),同时该组患者静息唾液流率上升至(0.26±0.02)ml/min,舌背湿度上升至(92.32±0.99)℃,相比其他三组患者,D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均更加良好,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均<0.05.而探究其中原因,可能在于常温水对口腔唾液腺能够产生的刺激性较小,所以患者的唾液分泌量较小,口腔内湿度的变化也就较小。

    综上,在ICU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薄荷醇冰水喷雾口腔冷感受器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口渴情况,并使患者的唾液分泌量增加、口腔湿润程度增加。

参考文献:

[1]张小雪,何朝珠,吴洁华,何亮,刘海佳.基于口渴管理安全策略饮少量冰水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影响的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8):47-50.

[2]贾平,谢彩霞,马青华,闵丽华,雷花.冰水代替温开水饮用对心力衰竭患者限水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91-94.

[3]吕霄英,何月洪,董梦娇,张文娣.冰水擦拭联合冷藏薄荷漱口水喷雾对ICU患者口渴口干的护理效果[J].护理与康复,2021,20(8):66-69.

[4]熊杰,汪晖,邓娟,何梅,黄素芳,邹灯秀,肖琦,储备,刘伟权,刘俊雅.ICU清醒患者护理需求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13):105-109.

[5]祝利花,周敏.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环境压力源分析及其对谵妄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12):29-31,36.

[6]顾婷,刘静,王丽英,刘玉华.肿瘤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室不适感体验的质性研究[J].上海护理,2017,17(1):44-48.

[7]解艳红,许瑛,史平,蔡学联.ICU患者不适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0):1357-1362.

[8]孙小妹.80 例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需求分析及舒适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71-73.

[9]李青,蒋玉兰,王红红,等.ICU 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体验定量分析及定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3):38-40.

[10]张小雪,何朝珠,涂惠,郭婷,孙迟,刘盛涛.冰水喷雾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程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2):325-328.

[11]常小兰,刘思兰,奚冰,桂林,陆香红.薄荷醇穴位敷贴防治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口渴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0,31(4):442-445.

作者简介:

李玉龙(1990.06-),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症护理。

通讯作者:李贤(1966.0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人民医院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病护理。

刘春广(1989.06-),男,汉族,河北衡水人,本科,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肠内营养相关领域。

王海萌(1991.1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南科技大学重症方向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