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中的应用

雷晓荣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水利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工程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而水文预报作为我们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文现象的重要途径,做好现代水文预报工作,基本能够精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洪水变化情况,根据预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提前对人、物进行转移,能够尽可能降低洪水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可见,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鉴于此,立足于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水文预报技术的应用策略以及注意要点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城市防洪;水文预报技术;洪水灾害

1.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国家政府部门也将积极参与到该地区江河流域的洪水监测和预报工作中,建立特定的区域洪水预报中心,做好该区域的洪水预报和监测工作。对于那些小江河的预报和监测工作,主要是由当地负责完成的,为确保这一些工作的高效开展,就需要建立专门的水文气象以及洪水预报中心,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该项管理工作的实施,应该在水利部门的主导下完成,由水利部门负责从事气象以及洪水预报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质量的管理工作,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地方洪水预测工作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地区,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密切观测各个时段的洪水监测数据,并及时向各地方政府部门传递可能发生洪水的预警信息,同时,还应该以制作洪水警示图的方式,每日将这些信息展示给广大公众。通常情况下,洪水预报需要在洪水到来前的两到三天完成,经过各省、市、县逐级传递到群众,预测信息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信息传递可借助电视、网络以及报纸来实现[1]。一旦遇到非常严重的洪水灾害,就需要水文预报工作人员使用ORSEC方法进行全天候的现场观测,尤其是对于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地区,需要动用直升机进行全天候监视,这样一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及时进行施救。

2.水文预报技术的系统组成

2.1信息接收处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计算机技术也被更好地应用到了水文预报中,并且实现了对信息数据的自动接收和处理。通过运用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可提取水文相关的原始信息,同时还具有分析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将信息数据存储至信息库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信息数据的精准度,同时还能够保障相关信息的时效性。

2.2信息检索和查询系统

通过进行计算机检索和查询,能够精准获取所需的信息数据,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水文变化情况。同时,借助该系统功能,还能够对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为高效应对水情灾害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个别计算机信息检索和查询工作还具有容错处理功能,有效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2]

2.3预报服务系统

该服务系统能够及时传递防洪救灾情况,从而为防洪救灾人员及时提供一手资料。预报服务系统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向工作人员技术传递相关信息,由此可见,该系统效用的发挥直接决定着防洪救灾工作效果。

2.4数据模型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模型,能够尽可能减少水文工作人员的计算和分析工作量,同时还具有提升计算和分析结果准确性的目的。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建立能够将水文工作特点真实地反映出来,结合水文工作特点加大数据开发和应用力度,能够为进一步提升水文工作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城市防洪工作中水文预报技术应用策略

3.1明确城市防洪形势

导致洪水灾害出现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情况下,主要是由于持续长时间的暴雨致导致积水留存较多,无法及时排出,最终使地区河流涨水,这种现象会为周边居民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要求地区防汛机构应该做好防汛信息传播工作,确保相关民众都能够提前了解到洪涝信息,以便提前做好一系列防汛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于沿河、沿江附近的居民以及相关航运机构,及时向他们传递汛期预警信息,并且告知相应的防汛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洪涝灾害对周边民众以及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

3.2做好水文预报工作

在某个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水灾难,或者由于受到城市结构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较大的洪水灾难的时候,应该在政府机构的主导下,做好该地区的江河洪水管理工作,并且要加大对该区域的监管力度,建立专门的水文预报中心,科学管控该地区的洪水防汛信息。此外,在网络信息全面覆盖的环境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借助电视、微信以及网络等方式积极拓展信息发布渠道,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精准性[3]

3.3针对特大洪水及时采取 ORSEC手段

面对特大洪水灾害,水文预报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应该借助 ORSEC方法,全天候开展现场观测工作,尤其是对于高危地段,应该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监测工作力度。同时,还需要判断监测区域是否需要紧急救援,如果需要,就必须制定紧急救援预案,并且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此外,为方便民众查询危险示警图上的相关预警信息,就需要用不同颜色代码将重要信息标注出来,以此来推动防洪工作的顺利开展。

4.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水文预报技术是防洪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确保该项技术效用的充分发挥,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具体应用该项技术前,除了要确保相关技术人员能力水平达标外,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各项工作。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结合防汛信息提供做好各项准备部署,合理安排汛期汛报,并且结合技术力量以及安全生产要求,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及防汛策略,最大限度保障各项准备工作的质量,并且要注重准备工作的覆盖面,不得出现遗漏[4]。(2)进一步提升水文预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新数据库及编码,要确保水文预报软件设备充足,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水文预报软件设备的更新工作,确保预报方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应该加大对现有各种报讯设备的检修力度,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此外,要积极建立各种收转报专拣,以此来保障各项水文发布信息的时效。总之,做好雨量等值线以及相关水情信息的查询工作,能够为预测水情以及制定完善的防汛策略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大对各类现代化系统的研发力度,确保水文预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5]

结语

总而言之,防洪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利民举措,为保障防洪工程建设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应用水文预报技术。具体而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水利部门的主导下,确保水文预报工作的高效开展,将洪水灾害可能对广大民众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江. 流域水文预报建模及水库群综合运用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2]秦昊,陈瑜彬. 长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建设及应用[J]. 人民长江,2017,48(04):16-21.

[3]李杰. 城市防洪中水文预报技术的运用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2):28-31.

[4]陈璐,卢韦伟,周建中,郭生练,张俊宏. 水文预报不确定性对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分析[J]. 水利学报,2016,47(01):77-84.

[5]卫晓婧,刘攀,曹小欢. 基于不确定水文预报的水库防洪调度风险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2):27-29+33.

作者简介:

雷晓荣,1971.08.01,女,汉族,陕西长安人,大专。主要研究方向:水文勘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