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拥抱自我

/ 1

敞开心扉,拥抱自我

赛丽莎 栾甜甜

昌邑市文山中学 山东省潍坊市 261300

、个案概况

A,女,高二学生,性格沉默内向,不善于交际高中入学时成绩中等,高二开始成绩不断下降,平时学习时很难集中精力。经过谈话初步了解,发现小A的原生家庭较为复杂。父母长期吵架打仗并在她9岁时离婚,父亲离婚后又再婚,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爷爷脾气比较差,经常责骂小A。小A觉得家人对她不关心,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学习上,小A成绩一般,没有受到老师的关注,在班级里也没有聊得来的朋友。长以来,小A情绪低落,出现过自我伤害的想法和行为

二、评估判断

A抑郁情绪非常明显,容易出现急躁、愤怒情绪,属于狂躁型人格悲观自责;自我评价较低,陷入负面情绪,对他人敏感在学习、人际适应方面存在困难;平时入睡困难,很容易惊醒,常做噩梦,无法进入深度睡眠;食欲减退,月经不规律。

三、原因分析

1.个性因素

A从小性格细腻、敏感,渴望被爱,有讨好型人格特质。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不惜委屈自己,遭遇挫折时也没有家人和朋友倾诉,导致负面情绪长时间积累,她就采用极端的方式排解压抑,释放情绪

2.家庭因素

其一,父母长期关系不和睦,经常当着A的面吵架打仗,相互诋毁对方更多的时候拿着孩子撒气,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小A夹在父母中间常处于内心冲突、安全感不足的状态。

其二,父母离婚妈妈定期去看她,不过妈妈再婚很少去看她,对她的关心变少,这加剧了A的被抛弃感,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产生否定和怀疑。

3.负性生活事件的累积

其一,初三时向自己喜欢的男生表白,但被他当众拒绝,周围有许多人看着,她感受到了周围同学嘲笑的目光,那时的羞辱感一直记在心里。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产生无助感。

,被自己喜欢的老师误会,上课没有说话可是老师因为这事批评了她感觉老师不再喜欢自己了,产生了强烈的自责消极悲观的想法,萌发绝望的念头

四、辅导过程

来访学生长久以来缺失的亲情导致来访学生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因一些负面情绪的干扰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也加重抑郁症状。根据以上分析,共进行了次辅导。

1.第一次辅导

了解A的具体情况,用同理心倾听,强调了心理辅导的保密及保密例外等原则,告知小A此时须打破保密性原则,告知班主任、分管领导并通知监护人,确保其人身安全,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来访学生和心理教师,更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来访学生,保证对其生命的尊重和保护。请小A承诺,辅导期间不做极端冲动的行为,如有需要,及时向心理老师、班主任求助。

2.第二次辅导

采用分析心理疗法,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痛苦体验挖掘,从中发现焦虑根源,启发来访学生领悟认识自己,让小A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对“危机”正确解读,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发展性问题了解调控情绪的方法,寻找合适的方法替代自伤行为比如找亲近的人倾诉、运动、画画、把烦恼写在纸上撕掉等,同时利用腹式呼吸及冥想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3.第三次辅导

通过角色扮演透过妈妈的行为表现,换位思考,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她在婚姻方面的不易和她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我们要重视自己身上的力量,不因别人爱不爱自己而改变,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改变上。自己情绪崩溃冲动时,可充分利用的资源包括爷爷、奶奶、心理老师、班主任

4.第四次辅导

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学生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干扰,引导做到凡事往好的方向考虑,不奢望别人理解,自己开心最重要多看正能量的视频和文字,爱自己多一点,“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寻找自身优势的同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开心瞬间。让她认识到吃药需要家里人的支持配合,关注当下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

五、辅导效果

经过四次辅导及多方面沟通,我与小A建立起了信任的咨访关系,现在的她和之前判若两人,能有效地觉察外在事项的干扰和负面情绪信号,手臂上的印子差不多消失了,能够用绘画、运动等处理负面情绪;当出现冲动想法时,她会及时向我或班主任求助。

在在校期间的一般情境下,她的情绪状态相对之前平稳了很多,基本能坚持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开始交朋友,也逐渐打开了对自己喜欢那个老师的心结。总体而言,小A的低落情绪虽有反复,但发作时情绪强度有所下降,整体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辅导结束时,小A的情绪缓和了很多,对父母多了一些理解,怨恨减少了。通过重构自我评价体系,增强了自信。

六、辅导反思

1.心理辅导要取得良好的疗效,需要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位的通力配合和支持。

2.心理辅导除了帮助来访学生调节自身的情绪还需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只有家庭环境和亲子交往方式做出改变,才能真正改变孩子

3.学校要尽力配合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重视亲子关系的辅导,针对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针对学生,需注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求助意识,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

4.父母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孩子不报有“自私的期待”、尊重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长”的父母很少。很多家长都缺乏认可孩子的心理能力,总是当孩子的“差评师”,这样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也会自我否定、自卑、怯懦。 因此,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也是能一分为二看父母的过程:感恩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感情与心力,也要承认父母局限的观念与认知,最重要的是学会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而不要为了父母的认可而活,要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