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风电工程的质与量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如何处理好风电工程的质与量问题

赵晓荣

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风电工程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关键项目,但是,由于施工问题,导致风电工程不能达到预期运行效果。基于此,本文以风电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选址初设招标、施工四个阶段开展质与量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分析,保证风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风电工作建设发展。

关键词:风电工程;施工管理;“质”与“量”

风电工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秉承“工期短、质量优、造价低、效益好”的建设理念,如何处理好快速发展中质与量的问题非常关键。

一、微观选址阶段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风电快速发展和电价政策影响,各风电企业大干快上风电项目,不重视微观选址工作,简单粗糙去做,没有进行机位差异化微观选址,给后期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二)措施

在主机定标后,业主单位组织风机厂家、设计单位到场认真进行微观选址工作,每个机位都要踏勘到位,结合风机安全、风资源情况、场平、护坡工程量确定具体机位,厂家出具微观选址报告,设计院出具复核报告,确保最优利用小时和工程造价。

二、初设阶段

(一)存在问题

开工前必须完成初设审查,施工招标也需确定工程量清单,所以初步设计至关重要,但实施过程中,项目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极力压缩现场详勘和初步设计时间,给建设期造价带来很大隐患。

一是未认真进行升压站、风机机位、集电线路、道路地质详勘工作,土石类别和比例不详,不能合理确定土石方开挖、护坡等工程量,拍脑门确定工程量,造成建设期结算工程造价大幅调整。

二是设计院多是在比例图上进行道路布线,缺少实地踏勘,有些时候道路可以结合实际地形在好挖平坦的地方布置转弯,将图落实在实际时却在石方量大的陡坡地段拐弯,造成大量的石方开挖,增加工程造价。

三是未认真进行集电线路实地踏勘选线和方案比选,草草进行初步设计,匆匆忙忙进行招标,实际施工时发现线路方案不是最优,又动大手术进行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标段间费用相比合同签约价大幅调整;本来较缓的地段变成了陡坡,护坡量五六倍地增长,结算额相比合同额大幅增长,存在单项超概风险;在实际施工中,总是出现遇窑洞、建筑物、电力线路、规划工业园等情况而改线,造成已加工好的铁塔基础钢筋、地脚螺栓、甚至铁塔报废等现象,进而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增加工程造价。

四是未认真比选、确认装修方案,草草设计,匆忙招标,未做好工程策划工作,总是把工作往后推移,地板、墙面、天棚等装修不提早确定,等招完标施工阶段才在图上下功夫大改特改,造成实际项目特征和初设施工招标项目特征大幅变动,给结算工作造成困难,经常性地把外墙从涂料改为瓷砖,粉刷围墙改为清水围墙,站区盖板形式改来改去,方案事先的不确定性和施工期改动的随意性,反映了初设阶段策划不细致,刚性不强。

(二)措施

纠正急功近利的心态,凡事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按正常的程序进行项目准备和建设。一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现场详勘工作,不要去极力压缩地勘时间,可采取增加工作面的方法加快进度,但一定要保证详勘质量,弄清楚地下地质情况,确定好工程量和土石方比例。二是加强设计院实际选线,结合现场地形布线,降低工程造价。三是加强集电线路实地踏勘,把方案比选工作做在前面,避开建筑物、地方设施等障碍物,避免建设期线路方案来回变动,减少线路改线变更。四是未雨绸缪,在招标前、初设阶段做好装修方案比选、确定,下功夫编好工程量清单,施工过程中加强变更管理,防止结算时大幅增加工程造价。

三、招标阶段

(一)存在问题

招标文件原则性问题策划不合理。

一是征租地问题,铁塔占地为没有土地证的永久占地,有些业主开始没有把这一块儿打包到施工标段中,在实际施工时推不动、效率低,造成大量窝工费用,又想承包给施工单位,签订好几个补充协议,相对原合同增加额度比例较大,存在审计问题。有些业主是把集电线路通道整个征租地、林木砍伐、青苗赔偿都包到施工标段中,在评标中没有认真、仔细对比分析投标报价,有些施工单位这些费用报价特别低,以低价中标,后期干不动时撂场,变本加厉要挟业主、增加费用,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二是对于吊装标段大型机械设备延误包干赔偿时间确定不合理,比如连续延误十五天以上补偿窝工费,假如一个月在第13天和第28天吊两钩,那么施工单位将不能得到补偿,若这种情况持续半年以上,施工单位损失将达到吊装合同额,损失惨重,会撂挑子不干!

三是让施工单位承担无限风险不合理。比如审招标文件时,审查方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不调整价差。因环保问题,政府要求关停炉、窖,钢材、混凝土、砂石、石灰等纷纷涨价 ,施工企业不堪重负,各风电项目各标段需调整价差5-1000万元不等,给施工进度造成很大影响。

(二)措施

一是做好招标文件策划,哪些应涵盖在施工标段中,一定要想清楚,不要施工过程中干不动了再补刀。二是加强评标工作,把各单位分项报价详细列出,横向对比分析,仔细分析低价单位的报价漏洞和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征租地、林木砍伐、青苗赔偿、临时道路、跨越措施等措施费用,防止低报高要的陷阱;考察、分析施工单位人力、经济实力,能力差的单位千万不能要,防止施工过程中绑架业主、施工陷入瘫痪。三是合理设置吊装窝工延误时间,考虑施工单位能承受的压力范围,确保吊装工程有序进行。四是建议明确价差调整条款,合理确定价差调整依据和分担比例,合理分担资金压力,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五是在施工标段中设置工程奖励,鼓舞士气,加快施工进度,达到双赢!

四、施工阶段

(一)存在问题

一是集电线路护坡施工前,业主、监理未进行事先进行实地踏勘,未预估工程量,未审核方案,造成施工单位根据自己意愿随意砌筑护坡工程量,造成典型设计的护坡实际量与招标量差额成几倍增长,大幅增加工程造价。

二是施工过程随意改动,有的已经楼顶围栏建成了,又嫌不好看,拆除改为透明钢化玻璃的;已建成的路灯杆,说是不适合山区升压站使用,重新采购安装,造成浪费,增加投资;为赶工期节点,另行采购塔筒连接螺栓,因雨天影响,实际未使用,造成资金沉淀,增加工程投资。

三是设计院与设备厂家图纸出问题,设备供货与供图不一致,造成已做成的户外配电装置基础砸掉重来,好几期工程SVG支架不配套,需重新制作;设计院设计的备用变容量偏大,造成设备造价增加和后期电费增加;CT设计错误,造成重新更换;线路U型环规格型号设计错误造成重新采购,增加造价。

四是分包单位素质低,能力不强,没有垫子能力,造成工期严重滞后,随时用撂挑子方式威胁业主。

五是现场阻工严重,施工单位持观望态度,业主协调力度不大,造成大量设备压车、吊装延误索赔。

(二)措施

一是加强施工方案审查事先预估工程量规定不能随意砌筑多砌无效有效控制典型设计工程的工程造价

二是加强施工过程的变更管理,设计审核流程,严格把关,坚持经济实用原则,防止个人意愿的随意变动而大幅增加造价。

三是加大对设计院的考核力度,加强业主、设计院、厂家的沟通联系,针对出现的返工、造成造价增加等问题严肃处理,让其长记性,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四是优选施工单位,加强分包管理,对于履约不力的单位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不能拖泥带水,拖延时间,防止越陷越深,造成工程瘫痪,无法管理。

五是坚持协调就是生产力,公司管理层一定要重视,作为公司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协调机制,哪些问题现场专工、项目经理解决,哪些问题需公司基建副总、公司一把手出面,加大县里、乡里、村里协调力度,最好常驻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总之,加强微观选址、优化设计、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下好征租地协调、厂家供货、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设计院、业主履职到位这盘棋,是促进工期、节约造价、提高效益、处理好质与量问题的最佳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