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马校生

身份证号码:370827199011291316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而言,其施工质量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直接联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确保内部结构稳定性符合标准要求,给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带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1钢筋施工

柱钢筋在安装中需要对内部钢筋进行定位,定位过程采用定位架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在定位过程中,确保预埋钢筋的尺寸符合建设的需求,提高钢筋保护层的施工质量。采用整体定位架定位加固方法,将剪力墙钢筋结构设置为垂直状态,钢筋间的布置均匀且间距符合标准要求,确保钢筋保护层安装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先将钢筋进行统一绑扎,然后进行加固并整齐摆放。使用柱钢筋对钢筋安装的高度进行测量并严格控制高程,确保梁、柱钢筋安装面的平整顺滑且处于垂直状态。工作人员要选择定距、定位加固绑扎方法,利用定距卡管对钢筋绑扎的距离进行固定,提高钢筋绑扎间距的均匀性,确保绑扎好的钢筋在布置过程中处于同一平面并保持整齐。由于钢筋节点施工工序较多,梁柱也存在较多的节点,钢筋安装较为密集且流程较为复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安装顺序对钢筋进行绑扎,自上而下依次对钢筋进行绑扎。在对主梁和次梁进行钢接交接时,确保主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建设的需求。将钢筋切断处修磨平整,确保钢筋切断之后不会产生变形切口。对套筒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且符合标准要求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钢筋施工工作完成以后,对螺纹塞规格进行检验,检验质量合格以后,将螺纹塞集中堆放至固定的区域。在对螺纹丝头进行堆放时,要将螺帽放置在螺纹丝头表面,对螺纹丝头进行适当的保护。钢筋搭接处要错开安装,同一钢筋的不同受力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的接头位置。螺纹丝头在加工完成以后,需要立即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在使用之前要对螺纹丝头进行质量保护,按照批次对每一个接头都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过程开展拉伸实验[1]

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稳定,控制粗细骨料粒径和含泥量,水泥保管存放规范、活性较好,外加剂质量合格,计量准确,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生产,保证设计强度标号满足要求。混凝土搅拌时间满足要求,运输罐车充足。对于两种以上标号施工,6号楼单层混凝土设计量约190m3,保证现场作业连续进行,每小时生产施工混凝土并保供到位需约25m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同时,在梁与柱、剪力墙接头处,按照45°倾角在梁内设置钢丝网隔断。在同一层柱、墙混凝土同标号,梁、板混凝土和装饰柱、楼梯为C30混凝土,按照低标号混凝土不能浇筑入高标号混凝土内原则,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为柱墙-梁板-楼梯,严禁随意加水。混凝土采用架臂泵或汽车泵进行输送浇筑,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快插慢拔,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500mm;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以免漏振。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密,采用小型振捣棒振捣。板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布料厚度,采用振捣棒垂直浇筑方向振捣,浇筑过程中随时复核混凝土标高,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用木抹子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采用机械抹面机二次收光抹面。设置施工缝时,应留置在跨度受力小的位置,施工缝应设置齐平,端头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外露连接钢筋进行调整。施工缝处混凝土拆模后凿毛,浇筑混凝土前应湿润,保证新旧混凝土粘结,地下工程设置施工缝应预埋止水钢板。楼梯混凝土从下到上开始浇筑,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踏步混凝土,踏步应逐级浇筑,振捣完成并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模时,注意对成品保护[2]

3模板安装

在支架安装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来搭设,支架搭设位置没有放置垫板,放置的垫板没有集中铺放,支架搭设的同时没有在固定位置安装扫地杆和剪刀支撑架,顶部托架与木板位置没有对齐,悬空支撑杆顶部长度较长,外漏的顶托长度与标准要求不符,模板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根据建筑物的建设需求合理控制模板安装的距离,未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对斜方向的支撑架进行稳定的加固,落地支撑杆在连接支撑过程中不稳定,没有进行楼板支撑。在开展建筑工程标准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要严格按照前期设计的施工图纸内容来有序开展施工,对模板平面图安装的位置进行综合勘查,标记支撑梁板柱尺寸和编号,设计配版图并在图纸上进行特殊标识。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时,模板的厚度控制在 15 mm,木方和钢管作为楞,使用 M16 型号的螺栓进行穿墙连接。在安装竖向内楞时,将木板的面积控制在 50 mm×85 mm。外楞水平安装,外楞的钢管规格为 48 mm×3 mm。在钢管的两侧都进行打孔,使用螺栓进行连接加固,操作架采用钢管进行连接,操作架的横向和纵向距离控制在 1.5 m。对于模板工程安装施工而言,安装之前需要对梁柱截面、梁板高度、标高、尺寸等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以后才能开展模板的安装,在检查过程中重点关注梁柱垂直度和安装的位置与标准要求是否相吻合。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才能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根据施工设计方案选择合适规格体系的模板支架。当混凝土凝结且强度达到标准以后才能对模板进行拆除。模板拆除以后需要对钢筋构件等建筑工程的隐蔽工程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清理隐蔽工程内的施工杂物,然后安装梁柱模板,模板安装的同时使用定位预埋件进行加固并修整模板表面,通过垂直测量放线的方法提高模板安装的精度。将混凝土凝结的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用手按住混凝土表面,不会产生松软、表面痕迹,这样才能开展主线测量施工。以建筑物主轴线为起点放置轴线,以控制线引出其他部位的细部轴线。严格控制模板拆除的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与安装的顺序相反。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和内部结构达到标准要求以后,才能拆除模板。先拆除后支模板,然后拆除先支模板,先拆除非承重模板,然后拆除承重模板,自上而下依次拆除模板。如果模板安装的跨度较大,那么要从中间位置向两端进行模板的拆除。在对梁模板和楼板底模进行拆除时,先将固定的螺栓拆除,然后分层进行拆除。如果模板安装的距离跨度大于4 m,那么在对梁模板进行拆除时,要保留支柱,且将支柱距离控制在 3 m 以上,只有当上层模板混凝土浇筑且凝结完成以后,才能对下一层模板进行拆除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层结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引进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和新型的施工技术,提高标准层结构施工的质量,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管夏.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D].湘潭大学,2019.DOI:10.27426/d.cnki.gxtdu.2019.001501.

[2]王亚楠. 基于BIM的RC框架结构施工图审核优化技术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

[3]段世华.建筑施工中模板的安装工艺与质量控制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7(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