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孟繁兴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究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选取过去一年内在我院儿科接受护理的100名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而另外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作为研究组。结合两组患儿家属的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以及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可以看出,研究组病人家属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和预防知识的了解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患儿的整体魄力、依从性也要高于对照组。另外,研究组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现代化儿科护理工作要在常规护理方法下展开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家属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整个护理过程中患儿的配合度,有效的避免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个儿科护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字:规范化;健康教育;儿科护理

引言

健康教育是现代化疾病知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每一个患儿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应的防范处理效果,为患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儿科要针对性的展开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于疾病治疗的认知了解程度。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形式,也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过去一年内来我院儿科接受护理的100名儿童。这些儿童根据入院以及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共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的对造族50人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6人,女性患儿24人;患儿的年龄在4-11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岁。同时,在该组中陪伴的家长中有男家属20人与家属40人,家属的年龄在21至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9岁。另外的研究组50名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8人,女性患儿22人;患儿的年龄在3-13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同时,在该组中陪伴的家长中有男家属16人与家属34人,家属的年龄在21至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岁。所有的患儿都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纳入到本次调查研究中,首先患儿的年龄不能够低于3岁,需要保证患儿的身心发展;其次,患儿的临床资料要完整齐全;最后,家长对于本次调查具有知情权,并且签署了这样的知情同意书。而如果患儿患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致认知障碍,则不能够参与到本次调查研究中。

1.2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取的是临床的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儿身体。特征的了解,结合医院的实际治疗,采取舒适的住院环境保重患儿的饮食安全。同时与家长之间还要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时刻注意疏导患儿的不良情绪,对家长提出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另外的研究组则是在一些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结合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根据儿科护理的特殊性要求,作为护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保证整个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通过专业的培训,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认识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做好与患儿和家属之间沟通的准备。另外,要注重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培养,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整体沟通效果。要保证具备人性化的理念和亲切的服务态度,要求所有人员都可以正确的面对患儿,保证一个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样才可以与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培训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针对具体的培训内容进行全面的考核,只有达到考核标准才可以从事这项作业。如果没达到考核的要求,则需要进行下一次的培训指导学习考核符合相关标准规范为止。第二,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在患儿入院之后,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和家长的一些相关信息,特别是疾病的认知以及日常的饮食和习惯,要保证整个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效果。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注重每一项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这对于整个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具体护理措施是在患儿住院。同时还要向家属解释相关治疗操作的具体作用,邀请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让家属认识到疾病的相关发病原因、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后期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并发症,避免患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隔离来保护,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这样患儿会出现焦虑、担忧的情绪。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患儿与家属之间的接触,制定科学的健康宣传教育视频,让每一个人员都可以认识到健康知识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根据具体家长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识认知能力进行专业的讲座,让家长更容易理解,保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第四,效果的检查与评价。护理人员对于健康知识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可以了解家长对于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然后提高整体的教育态度。检查完还是要对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结果

2.1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两土患儿家属在护理之前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评分没有明显差异,而护理之后,研究组家长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具体的情况见表1。

表1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组别

疾病知识

预防知识

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7.5-79.4

75.4-85.6

68.4-80.4

78.5-87.5

63.4-76.4

73.5-84.6

研究组

67.6-76.1

82.6-89.3

67.1-81.0

86.4-94.6

63.1-77.2

83.4-92.4

2.2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针对于这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可以通过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组别

人数

完全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对照组

50

16

24

10

40(80%)

观察组

50

31

17

2

46(96%)

2.3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对比

对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具体概率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3。

表3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对比

组别

人数

院内感染

输液事件

坠床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

3

2

3

8(16%)

观察组

50

1

1

0

2(4%)

3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不足,在整个配合过程中会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所以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患儿由于自身身体的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病情的变化程度会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采取干预护理方法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情治疗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医院治疗的浪费。其次,在幼儿发病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因缺乏疾病认知会出现紧张、担忧、不良的负面情绪,这样会影响到整个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足够的耐心、细心,在护理中出现了任何的失误都会导致医疗纠纷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医疗行业的全面推进。因此,要采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加强整个儿科护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避免各种风险事件的出现。

在当前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护理对于整个儿科护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相应事件的改善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家属对于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全面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叶华,姜宪辉,李筠波.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4(20):15-16.

[2]高鲁.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97-98.

[3]薛小海,苏丽丹,李苗苗.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