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

谢磊 郑慧君 曹勇 刘彪 杜康 史轲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清血肿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处于更优水平;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常规开颅清血肿手术;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

    既往临床对于脑出血患者多采用开颅清血肿手术治疗,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而微创技术为脑出血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1]。基于此,本研究对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0)与研究组(n=20)。对照组中男患12例,女患8例,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为(64.87±2.14)岁。研究组中男患11例,女患9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为(64.92±2.09)岁。上述两组患者资料均经过系统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清血肿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明确血肿部位,将骨瓣切除,于患者颞上回血肿距离皮层最浅位置将脑组织切开,观察患者血肿情况并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切口缝合,完成手术。

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通过CT检查结果明确患者血肿具体部位,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在患者皮外血肿部位做一标记并将其切开,对患者进行颅骨钻孔,制作一个3cm×3cm的骨窗,将患者的硬脑膜悬吊处理,利用探针进行穿刺,而后将患者脑皮质切开,直至观察到血肿腔位置及情况,将血肿清除,并使用电灼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用明胶海绵贴住血肿壁,给患者留置引流管。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通过使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评分标准为0-4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通过使用哥斯拉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情况,评分标准为0-1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昏迷程度越低;通过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为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方面,(1)显效:患者颅内血肿彻底清除,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且未出现并发症;(2)有效:患者颅内血肿彻底清除,神经功能存在改善,出现轻微并发症;(3)无效:患者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指标。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分析比较

    研究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处于更优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分析比较[]

组别

NIHSS评分

GCS评分

BI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20)

25.13±4.14

13.28±3.35

8.21±2.05

10.43±2.46

55.76±4.23

72.04±4.19

研究组(n=20)

25.10±4.31

9.35±3.24

8.36±2.18

12.61±2.52

55.77±4.35

80.36±3.71

t

0.0224

3.7711

0.2241

2.7683

0.0073

6.6485

P

0.9822

0.0006

0.8238

0.0087

0.9942

0.0000

2.2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0)

8

6

6

14(70.00)

研究组(n=20)

15

4

1

19(95.00)

X2

4.3290

P

0.0374

3 讨论

脑出血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并且随着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并且其病情发展较快,导致其致残率及病死率也随之而升高[2]。因此,在患者发病时,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能够预防缺氧、缺血性损伤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开颅清血肿手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式,该手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但是其术中出血量较多,导致患者术后恢复不佳

[3]。近年来,微创手术以创伤小、操作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疾病的治疗中,其中,小骨窗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并且其手术切口较小,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不会加重颅脑的损伤,患者在术后更易恢复[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经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处于更优水平。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文海.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01):109-110.

[2]陆大鸿,崔连旭,何睿瑜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6):158-161.

[3]黄国洲,廖振南,利文倩等.手术方式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0):1215-1220.

[4]任苏亮.探究利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在治疗脑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与价值[J].系统医学,2021,6(12):99-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