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提升研究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提升研究报告

姜凤

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的效果,以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对比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水平,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用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遵医依从性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可增强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糖尿病主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利用缺陷所引起[1]。还有些是长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紊乱,容易引起多系统损伤,如心脏、神经、肾、眼、血管等组织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产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加之糖尿病病程较长,乃至于终身性等,会给患者的身心、生活等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尤为重要。但是在长期的治疗中,由于患者生理、心理等应激反应的加重,会影响到患者的疾病治疗,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对此则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不良状况,提高遵医行为,严格控制血糖水平[3]。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分析了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详细有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各31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6~74(54.69±5.69)岁;病程2-23(11.58±1.47)年。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7~75(54.37±5.88)岁;病程2-22(11.27±1.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口头教育、心理指导、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研究组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内容有下:(1)纵向轨道干预。护理工作由患者就医的综合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负责,主要内容包括药物、饮食与运动干预。首先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强调避免胰岛素与降糖药物的混用,预防低血糖发生;同时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日常饮食与劳动情况等将营养、热量等摄入进行量化,根据营养饮食原则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摄入比例,保证患者的营养物质所需;最后结合患者兴趣爱好等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提高糖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水平。(2)横向轨道干预。护理工作由社区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等负责,内容包括药物、血糖监测、饮食与运动干预;主要利用社区资源位患者发放医护服务联系卡,并定时组织系统性、针对性的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并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意识。(3)双向互动干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互动、患者互动以及护理信息互动,首先医院护理人员与社区护理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沟通,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疾病护理方案;其次加强患者之间的互动,定期组建患者交流会议,鼓励患者会议中分析自身血糖控制的经验与技巧,提高患者的同伴支持;最后护理信息互动,则由社区护理人员将患者信息上传至医院,医院专科护理人员再将患者的随诊情况告知社区护理人员,以加强患者的信息共享,提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用药、饮食、运动与血糖监测)、血糖水平(FPG、2hPG、HbAlc)以及调查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研究组患者遵医用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遵医依从性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n(%)]

组别

例数

遵医用药

健康饮食

适当运动

血糖监测

对照组

31

24(77.42)

22(70.97)

20(64.52)

23(74.19)

研究组

31

30(96.77)

29(93.55)

27(87.10)

30(96.77)

X2

-

5.1667

5.4153

4.3092

6.3690

P值

-

0.0230

0.0120

0.0379

0.0116

2.2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x±s)

组别

例数

FPG

2hPG

HbAlc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1

10.73±1.47

8.52±1.33

14.63±1.85

9.37±1.47

9.58±1.44

8.37±1.24

研究组

31

10.88±1.38

7.58±1.13

14.52±1.97

7.48±1.26

9.45±1.37

7.57±1.08

t值

-

0.5261

3.8086

0.2878

6.9027

0.4625

3.4401

P值

-

0.6000

0.0002

0.7741

0.0000

0.6448

0.0009

2.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1

13(41.94)

10(32.26)

8(25.81)

23(74.19)

研究组

31

18(58.06)

12(38.71)

1(2.32)

30(96.77)

X2

-

-

-

-

6.3690

P值

-

-

-

-

0.0116

  1. 讨论

随着目前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长期的血糖高位会损害患者的心、肾、脑等组织,引起各种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继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针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需采取针对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4]。其中上轨道互动护理策略主要在患者就诊后为其提供医院专科护理的纵向护理干预以及社区护理人员组成的横向护理干预,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患者与护理信息的联动,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5]。就本次研究而言,通过纵向护理干预能够为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饮食与运动干预,从而保证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血糖控制效果;而横向护理干预则通过社区资源等加深患者的疾病认知与控制意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保持患者健康行为,以提高治疗效果;最后通过纵向、横向的双相互动干预,加深彼此间的交流,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患者的护理信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供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遵医用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遵医依从性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可增强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于霞.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7):0180-0180.

[2]彭卫平.双轨道互动护理策略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4):244-245.

[3]孙运芳.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172-173.

[4]何雪英.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8,(10):180-181.

[5]李亚琼,李红.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4):163-164.

[6]魏福来,叶羞花.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