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李彩玲

通渭路教育集团中山分校

摘要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是许多科学技术的基石。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小学数学教师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重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要素,这些素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还对学生终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列举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一、重视概念教学,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抽象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还是学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关键。所谓的数学抽象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将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抽象成数学概念和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绝不是通过简单的背诵和应用就能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使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在解读、归纳、推理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核心。

举例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可多使用“情境教学法”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嵌入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1]。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使用一个装满不同颜色糖果的罐子来教学,学生可观察罐子中的糖果,并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份额。例如,可通过分糖果,计算出红色糖果占全部糖果数量的一半,蓝色糖果占全部糖果数量的四分之一...通过这一实际情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还能学会如何进行分数加减运算。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二、重视逻辑推理,发展数学思维品质

逻辑推理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关键。实践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发挥作用,还能在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时发挥作用。

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举例而言,在教学“解方程”的初期,教师可提供一些相似的方程题目,要求学生找到解,并讨论解题方法的内在规律。如,教师可提供“2x+3=7”、“3x+4=10”、“4x+5=17”这一组方程,要求学生解题。

针对第一个方程,学生可尝试将3从等式两边减去,然后将结果除以2找到x的值,对于后面两个方程,可采用类似的解法,通过完成这些题目,学生会对方程的解题规律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培养出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丰富方程题目的题型,引导学生不断练习,针对这部分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育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方法和技巧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相结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不仅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花园,并计算所需的围墙长度和草坪的面积。学生需要考虑花园的形状、大小和布局,使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学生不仅可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还可培养起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四、夯实数学基础,锻炼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在数学课堂上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用。因此,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3]

为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运算技能,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练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数字游戏,游戏规则是学生可通过抛掷骰子来生成数字,然后迅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计算出结果,比赛看谁计算得更快。这种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将数学运算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这些运算技能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购物”为情境,让学生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最后计算总金额。通过这一实际情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还能知道如何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

五、结合几何教学,启迪直观想象能力

直观想象能力在几何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学生对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方向等要素的理解和感知。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可采用形象、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何概念,从而启发他们形成良好的直观想象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多使用几何教具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使用各种几何教具,如木棒、拼图、模型等,引导学生亲自制作、观察各种几何图形。例如,在教学“平行”、“垂直”的概念时,教师可提供木棒和纸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创建各种几何图形,并找出其中平行、垂直的线段,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针对几何知识展开讨论,通过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几何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木棒和纸板来创建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几何图形,鼓励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讨论这些图形包含的平行线、垂直线有着怎样的特征。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在理解几何概念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直观想象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结合统计知识,孕育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有重要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它主要指的是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实际的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这种实际性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将抽象的统计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

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并进行数据调查。例如,学生可调查班级中同学的身高、年龄、兴趣爱好等信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学生可使用图表和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通过开展这一调查活动,学生可理解一些复杂的统计概念,如平均值、中位数等,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案例,引导学生体会如何使用统计数据支持决策、观察社会现象,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高阶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关键素质,通过采取本文列举的策略,教师可帮助学生培养这些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通过不断努力,相信教师可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敏.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与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2(29):62-66.

[2]沈慧.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2(18):147-149.

[3]张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