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吴洋洋

如皋市中医院 江苏 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肝郁气滞型型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再加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下降(P<0.05);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联合运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SQI积分、提高睡眠效率值,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柴胡龙骨牡蛎汤;肝郁气滞型;失眠;临床疗效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和生活步伐的加快,失眠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西医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是镇静剂的使用,然而,过量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能会引起药物的依赖性及严重的副作用,诸如嗜睡、幻觉等,从而产生新的疾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有必要寻找一条治疗失眠的新途径。中医药因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越来越被临床医师重视。柴胡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经典方,本科室在运用其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肝郁气滞型型失眠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者;年龄40~75岁;心、肾、肝和造血系统功能正常者;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长期服用其它类镇静安神类西药者;恶性肿瘤且生存时间<5年者;有精神疾病史,配合度欠佳,或不能及时随访;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2(56.73±5.79)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1(56.65±5.89)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舒乐安定,1.0mg/片,每次1片,于晚间睡前服用1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30g,煅龙骨(先煎)30g,煅牡蛎(先煎)30g,磁石(先煎)20g,茯苓15g,黄芩15g,生姜10g,大枣10g,桂枝15g,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总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组别

例数

失眠

多梦

呔息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43±0.59

1.84±0.36

2.32±0.55

1.64±0.31

2.28±0.47

1.71±0.49

观察组

30

2.41±0.62

1.06±0.28

2.25±0.57

0.94±0.24

2.25±0.44

0.96±0.22

t

-

0.2357

8.1775

0.42587

8.8272

0.1532

8.6574

P值

-

0.8135

0.0000

0.5342

0.0000

0.7689

0.0000

2.2对比两组PSQI水平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下降(P<0.05);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PSQI水平(

组别

例数

PSQI水平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6.79±2.53

14.56±1.57

观察组

30

16.96±2.39

10.54±1.14

t

-

0.4689

7.5814

P值

-

0.6414

0.0000

  1. 讨论

失眠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睡眠质或者量下降,严重干扰患者生活甚至工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逐年增加,发病率为7.9%~15%左右。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失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失眠被认为是抑郁症发展的危险因素,是慢性疼痛、糖尿病、心血管病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死亡率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由于失眠与人们的日常工作有关,长期失眠的患者从事日常劳作时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医疗保健开支明显增加,间接增加了社会负担。目前关于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和抗抑郁药。尽管它们是治疗失眠最常见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通常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宿醉现象,进一步加重病情。中医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被广大患者接受。

失眠可归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不寐”范畴。《灵枢·口问》对“寤寐”作出解释:“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所以中医认为失眠症的主要病机是阳不入阴。该研究纳入的均为肝郁型失眠患者,肝属木,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由于患者情志不畅,气机失于疏泄,日久肝郁气滞,化火上扰心神;或郁怒伤肝,化火伤阴,酿生痰热,痰热上扰心窍;或阳明被扰,胃火炽盛,上扰心神。因此,肝郁导致的失眠主要病位在于肝,肝郁不舒,产生的痰、湿、热、血瘀之邪留滞,使阳气运行受阻,阳气独卫其外,不能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阴虚,阴阳不能交泰,故治疗当疏肝解郁为主柴胡龙骨牡蛎汤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等而成。因邪入少阳,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宣畅气机,扶正祛邪。方中龙骨、牡蛎、磁石重镇安神;加用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诸药合用以达调畅气机、宁心安神之效。方中柴胡性苦辛微寒,入肝胆经,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失眠等;磁石性咸寒,归心肝肾经,因本品质重沉降,入心经,能镇静安神;味咸入肾,又有益肾之功;性寒清热,清泄心肝之火。故能顾护真阴、震慑浮阳、安定神志。龙骨性平,味甘涩,入心肝肾经,能镇静安神,为重镇安神之常用药;牡蛎味咸,微寒,入肝胆肾经,有安神之功,用治心神不安,惊厥失眠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茯苓归心脾肾经,益心脾而宁心安神;诸药配伍,均凑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具有镇静、安定的中枢抑制效果。磁石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镇惊安神作用。经过煅治过的磁石,具有异戊巴比妥纳样的效应。实验研究证实,煅磁石能对小鼠的睡眠质量和时间能明显延长;牡蛎粉末动物实验发现,其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下降(P<0.05);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联合运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SQI积分、提高睡眠效率值,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巍,姚卫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8,37(6):562-564.

[2]石鹏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21,42(S01):58-59.

[3]陈瑞丹,代景妍,吴贝贝,赵敏.基于数据挖掘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组方规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9):5-8.

[4]刘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3):37-38.

[5]陈红,丁慧.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9):1809-1814.

[6]吴山永,储水鑫,高峰,姜宁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干预肝郁型失眠的临床效果[J].浙江临床医学,2022,24(6):934-935.

[7]洪飞,姚明,沈斌.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21,49(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