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学校传染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谭礼艳

宜昌市西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病原菌的复杂化和感染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各类传染性疾病广泛流传于密集人群中,从而形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学校中师生、学生之间日常交流密切,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与蔓延速度远高于其他场所,基于此学校方面应将对传染病的防控作为核心工作之一,避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由于校园传染病防控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致使防控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问题,本文将集中分析问题所在,并初步制定问题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控;防控问题;防控对策

前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学校中学生来源广、交流密集,再加上课室流动性强以及节假日的集中出校与返校,使得学校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拥有大量易感人群,想要保证校内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学校方面必须注重对传染病的防控,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但据调查可知,大量学校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依旧存在大量问题,必须找出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工作。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

(一)卫生保健制度不完善

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学生健康检查、日常卫生管理、疫苗接种等内容,学校防控意识薄弱,导致日常的卫生检查未达到规定标准、免疫接种的覆盖率低、健康检查不够及时彻底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都会增加学校传染病高发的风险。

(二)防控宣传教育不到位

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目的是增强师生防控意识以及预防传染病,然而学校对该方面的宣传始终不到位,经常是出现问题在公共平台或各班级的交流群中简单通报,同时校内还缺少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每个班级中配备的针对性宣传资料也严重不足,从而致使学生防控意识薄弱,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不能进行有效自我保护,更容易感染传染病。

(三)防控措施落实不彻底

日常防控制措施的落实也是防控传统染病的关键,然而一些学校经常忽视消毒设置、洗手设施、环境卫生保护、医疗垃圾处理等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始终未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意识也相对薄弱,健康状况受影响严重。

(四)防控医疗设施不齐全

医疗设施是传染病防控的基础保障,一些学生基础医疗设施不健全,甚至必要的设备和药品都未能配齐,同时也忽视了对传染病专门隔离区域的设置,导致学校在处理传染病时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因为专业度未达到标准,导致传染范围不断扩大[1]

二、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优化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应从两个方面出发对校内的健康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1.健康管理

首先实施晨检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天早晨都定时为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从而能保证学校每天更新学生身体状况,从根本上防止传染病的大范围传播。具体实施过程中,除采取问询的方式外,还需要配合专业的体温检测,观察学生是否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皮疹等疑似传染病的症状,对每个人都详细检查并记录,务必保证每日明确学生最新情况,同时再建立专门的学生缺勤登记制度,针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校方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详细病情,再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册。

2.传染病报告制度

晨检制度落实的同时还应该配合制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中出现传染病症状,校方需立刻向当地的卫生部门报告,并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再协助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就医。在此过程中还需同步做好室内通风、消毒清洁等工作,为其余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2]

(二)加大防控宣传力度

为加大传染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学校应完善宣传方案。首先制作主题宣传海报与防控手册,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填充海报内容,并将其张贴在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学校的重要区域,防疫手册中应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传染病预防措施、症状识别方法等,并分发到每一名学生和教职人员手中;其次,还要定期举办宣传讲座,邀请专家或医生定期讲解专业知识,并组织学生、教师、在校职工以及家长共同参加讲座,增强他们的防控意识,做好校内外的防控配合工作;第三,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社交媒体账号不定期发布文章、视频,并专门建立线上咨询入口,以此为师生、家长提供基础保障;最后,还要组织演讲活动,通过生动形式开展防控的正确方法,以此深入人心,加强公众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三)改善环境医疗处理

首先要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做好清洁消毒、环境整洁保护、通风换气、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卫生监督以及应急处理工作,首先需要定期为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等人员聚集密集的场所进行清洁,防止环境中病原体的滋生,而在清洁的过程,还必须做好配套的个人防护,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其次要保持校园整体环境的整洁,及时做好垃圾清理工作,并提出明确规定:不可随地吐痰、不得室内吸烟、不得乱扔垃圾等,让广大学生以及教职工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疾病的传播;最后还要关注学校的通风换气,定期通风不仅能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并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运动中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素质

[3]

同时还要做好医疗垃圾的处理工作,医疗垃圾与常规垃圾有本质区别,所以必须设立专门的垃圾桶,用于收集用过的口罩、手套、医药包装等垃圾,并严格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再处理,以此防止病菌的传播,对于收集到的医疗垃圾,学校应该交给专门的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保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四)全面配套防控设施

1.卫生室

卫生室首先应该有独立的诊疗区域,包括挂号、诊疗与取药等,在规范化的流程下保障所有人身体健康;其次还需配备常规的医疗用品,包括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一类的消毒设备也必不可少;最后还要配急救药品、氧气等急救设备,保证更好地应对突发状。

2.洗手设备

必须保证每个班级中都有全套的洗手设备,包含水龙头、洗手液以及干手设备,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也要配有洗手装置,操场、体育场等室外环境也一定要按照需求提供一定数量的洗手设备。

3.饮用水设施

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将饮用水设施区别于其他用水设备,建议单独放置,同时还要配备过滤、消毒等功能,从根本上保证水质符合要求,最后学校定期检查维护饮用水设备,保证其始终正常使用。

结论:综上所述,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制定规范化制度的前提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将任务落实到个人,通过校内相关人员的共同协作配合展开持久性的监督防控工作,从而逐步解决传统理念下的遗留问题,增强整体防控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林,赵冰.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防控定量评估指标构建及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2):237-240.

[2]黎绮霞,郑才.家校合力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影响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73-74.

[3]孔雨薇,王立贵,宋宏彬等.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06):1113-11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