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知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1

胃癌,知多少

刘旭

金堂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400

众所周知,我国是胃病大国,胃病患者不计其数,而胃癌是最具危害性的胃病,也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我国每年约有67万胃癌新发病例,59万胃癌死亡病例,简单来说,每小时胃癌新确诊病例有77例,死亡病例有56例。上述数据逼迫我们不得不直面胃癌离中国人越来越近的现实,然而,绝大多数人缺乏胃癌正确认知,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这也侧面印证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只有了解它,才有可能真正战胜它。

一、什么是胃癌?

胃癌即发生在胃部的癌症,癌细胞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好发于40--70岁人群,以男性居多,主要症状为腹痛,但早期多无症状或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腹部饱胀、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轻微不适,病情发展至中期,患者会出现明显上腹部疼痛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厌食、贫血等表现,且上腹部可触及肿块,但中期胃癌疼痛症状的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仅有部分伴有胃溃疡者呈进食痛。胃癌晚期者的临床症状仍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但痛感明显加剧,伴有呕血、黑便、恶病质等表现。此外,癌肿生长位置不同会引起不同伴随症状,癌肿生长在贲门处,易导致吞咽困难,生长在幽门处,易导致恶心、呕吐,当其转移至肝脏部位可引起右上腹部疼痛,转移至腹膜可引起下肢水肿。

近几年,全球胃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其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2倍,而我国是胃癌发病“重灾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与第三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危害国民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胃癌的病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常见病因为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临床研究发现,已有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变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可逐渐发展成为胃癌。且已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存在共同流行病学特点,现已被认定为Ⅰ类致癌原,而约有10%的胃癌患者存在遗传倾向,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环境和饮食在胃癌发病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长期使用腌制食物、烟熏食物。霉变食物、大量摄入食盐等,而长期生活在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地带、化学污染严重地带等会直接或间接增加胃癌发病风险。

三、胃癌的分类

胃癌主要有三种分类,第一种分类依据为胃癌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髓样癌、印戒细胞癌与未分化细胞癌,以腺癌最为常见;第二种分类依据为胃癌发生部位,可分为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以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第三种分类依据为病灶侵袭深度,可分为早期胃癌与局部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病灶侵袭深度达到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且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而病灶侵袭深度达到肌层以及肌层以上,则为局部进展期胃癌。

四、胃癌的预防

相对而言,早期胃癌治愈率较高,预后良好,但晚期胃癌治愈希望渺茫,且预后差,只能通过有效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期,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对于胃癌这样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预防最为重要,重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为定期筛查,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第二方面为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部刺激性大的药物,第三方面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规避胃癌诱发因素。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与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营养均衡,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重健康饮食原则,即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切勿暴饮暴食,且要避食过烫、腌制、烟熏等食物,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另外,应阻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外出就餐使用公筷,不与他人共用碗筷,不慎感染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同时定期检查,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且长期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既往有癌前病变、一级亲属中有胃癌患者、长期进食腌制食物与高盐食物、吸烟酗酒者。

希望本文总结内容能够加深大家对胃癌的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