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3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汪萍洋

中共新田县委党校   邮编 425700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思想指引。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并且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相适应。在新时期是我国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基层治理现代化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重点,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道路,以求取得更好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执行效果,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需严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运用“三治”融合的治理机制、建立协同治理的专项制度、形成双向互动的治理形态,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优化基层治理工作成效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协同治理;双向互动

引言:

我国的基层治理工作需要依托专项制度,同时,也需要治理人员协同合作,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中,都应当以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目标落实治理工作。另外,基层治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多个主体,这需要治理工作者基于现代化视角实现多主体协同沟通、共同治理的模式,为优化基层治理工作成效,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思路优势提供支持。

一、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中,既包含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又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量级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是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是和平发展背景下最具可行性可靠性和时代性的现代化[1]。这种现代化理念是基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而形成的新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党发展建设的中心任务逐步转变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新的方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阶段的新目标,也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完成的核心任务。在新时代,要求应积极结合国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开展好各种治理工作[2]。同时,不断完善创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基层治理做支撑,同时,基层治理工作也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和理论做基础。

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深刻意义

(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于当代中国理论的创新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发展道路的形成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背景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这一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历史终结论打破。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碳达峰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能够为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公共卫生事业、环境气候治理以及经济发展与重要的支持。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合作共赢新模式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强调融合与差异共存。这一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期支持人类文明发展、推动人民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强调以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基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探寻新道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讲求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这些理念不仅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满足人民基本需求,考虑人民基本利益,并且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不断突破,最终构建合作共赢新模式的科学发展思路,对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内容要点

(一)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制度建设

基层治理工作中,政策制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制度建设,是基层治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另外,基层治理工作在落实时需要涉及多个主体,涉及多方面政策制度。由此可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确保政策法规得到有效落实[3]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团队来完成治理工作的执行落实。虽然在新时期,有了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先进工具作支持,但治理人员仍然是治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适应中国是现代化发展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从具体工作落实的角度上来说,基层治理队伍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加强对基层治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基层治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基层治理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三)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服务能力

创新管理方式是基层治理工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只有遇到问题时能够精准定位,有效治理。日常运行时,能够运用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管理方式,才能够促使基层治理发挥出促进基层部门服务功能充分得到挖掘和体现的作用,提升基层各部门、各组织的服务能力。具体来说,基层治理管理方式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基层政府部门给予及时的支持。各地基层政府应当积极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长期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基层群众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当从思想认知实践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创新和优化。加强宣传教育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基层治理氛围,也能够调动多主体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为取得更好的治理工作成效奠定基础。作为基层治理工作推进的核心组织,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群众传递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互动。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探索

(一)严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中国基层治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以人民的立场为基准落实各项治理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下,不同地区的基层治理都需要树立将人民放在首位的基本理念,将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基本目标落实治理工作,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至上基本要求。在这一理念下落实基层治理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应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需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基层治理,调动人民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人民自治共同推行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地位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人民参与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为有效调动。尤其是在处理具体的基层事务时,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即使在遇到问题时,也应当做到结合实际进行分类处置,有针对性的处置,保证治理工作中对各类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符合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另外,对各类问题的处理分析过程也应当及时公开。二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工作落实时,还应当注重提升治理工作成效,通过设定明确的实现出台明确的制度,保证各类治理工作的执行效果与预期要求相匹配。在落实相关政策推进治理工作时,也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先,确保以民主的方式制定制度、落实决策,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基层治理工作的各个方面[4]。例如,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基层群众生活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土地流转等事宜,都需要基层群众全面参与。作为治理工作人员也应当积极聆听来自基层群众的真实反馈意见。保证在落实治理工作时,能够以人民为中心,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开展各环节工作,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保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利益。

(二)运用“三治”融合的治理机制

所谓的“三治”融合是指法治、德治和自治相互结合。确保三个维度的治理工作可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协同落实。形成完善的治理机制。从性质上来讲,三方面治理工作的全方位融合既体现了现代治理理念,也能够继续发扬传统治理模式的优势作用。在这一治理机制下,民主自治规则治理的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另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治也能够促使人民群众从主观上认识到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中自治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的治理工作而言,村民自治就是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科学方法。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目前已有多地区的成功实践经验可做参考。基层治理工作人员应当本着法治、德治、自治三者相互结合的原则,在法治方面加强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基层法治氛围。在德治方面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力度,从人民群众中寻求体现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契机。在自治方面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为目标,调动村民和基层干部、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协同落实好治理工作。用“三治”融合的治理机制,维持基层治理的稳定状态,为推进基层治理逐步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协同治理的专项制度

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构建的背景下,不仅多主体可协同参与治理工作,治理手段的先进性,灵活性也能够得到提升[5]。在治理工作中,基层政府、人民群众以及参与治理工作的各社会组织体系,需协同发挥作用,结合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治理层级,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及时聆听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目标落实治理工作。关于建立协同治理的专项制度方面,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应当结合各层级治理主体的实践工作落实要求出台专项的基层治理规范制度,保证各主体在协同参与治理工作时能够有明确的依据。二是制定专项制度时,应当针对基层治理执行力不足,治理效果不佳的现象出台专门的绩效奖惩制度,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稳步有序的运行。三是基于现代化基层治理工作落实的要求,应当注重在治理工作中出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落实基层治理工作的专项指导制度,确保在现代化理念的支持下,能够有效应用现代化治理技术手段落实基层治理工作。

(四)形成双向互动的治理形态

双向互动是指,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会涉及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内容,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下,基层治理工作不仅要完成治理工作落实的具体任务要求,还应当考虑治理形态治理机制推进落实的实际情况,在基层治理形态方面处理各项基层事务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充分考虑基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例如基层关系的和谐性、上下级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协同合作力度等。只有形成上下全面互动的治理形态,才能够确保基层治理在现代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取得预期的成效。所谓双向互动,既强调自下而上背景下群众与治理工作人员的互动,也强调自上而下上级管理人员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的互动交流。也只有形成双向互动的协同治理形态,才能够在治理工作落实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为更好的落实基层治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工作需要多主体参与,在治理工作落实时,也需要出台专项的制度形成稳定有效的治理形态。从多角度调动基层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好基层治理工作任务。体现出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优势,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借助多主体的力量,依托宏观理念和制度落实好基层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福昕, 孔陇. 基层社区治理格局的耦合机理与建构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J]. 领导科学, 2023, (06): 97-102.

[2]王川兰, 胡潇月.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J]. 江南论坛, 2023, (08): 68-72.

[3]赵树凯, 张静, 张乐天, 景跃进.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笔谈[J]. 治理研究, 2023, 39 (04): 17-33+157-158.

[4]于铁牛, 武晓燕. 中国式现代化税收治理视角下的房地产开发税收政策协同研究[J]. 甘肃金融, 2023, (06): 73-78.

[5]吴欢欢.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要素构成与提升路径[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3, 25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