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李晨阳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形态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回应时代变革和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持续探索民办院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提升的有效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寻找获取幸福的方法,提高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呵护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与理想,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对策

1影响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1.1工作量

作为民办院校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其中,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是青年教师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青年教师普遍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任务。教学任务包括理论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任务。理论教学任务是指青年教师需要授课、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考试等工作。而实践教学任务则是指他们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工作。除了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青年教师还需要参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位、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等。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然而,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工作量大易产生压抑感。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

1.2职业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师资既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又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在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多的职业学校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研究上。同时,职业教育的师资也应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年龄、职称和资历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年轻教师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使其在事业上的发展遇到了阻碍。年轻的教师在撰写文章、申请课题等工作上没有明显的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其工作经历较少,技术水平较低。与老教师比较,年轻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历,缺乏研究成果,因而难以在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申请课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部分专科学校,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年轻教师在专业生涯中面临着巨大的工作负担和前途的困惑。在职业学校中,对科技成果的评估与运用日益受到重视,而年轻教师的研究结果则与其职务升迁及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就给年轻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研究上陷入困境,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受到极大的阻碍。

2提升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2.1加强对青年教师献身职业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

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优秀素质,使之成为职业幸福的源泉。年轻的老师作为教育的明天,不能只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的,而要在创新的教育实践中,去实践自己的职业梦想,去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应该将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要有清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去做。专业身份就是个人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的身份和感情上的承诺。就教师而言,其专业身份不但可以给其个体带来正面的作用,更可以成为其长久从教的内在和先决条件。当一名老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后,他就会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工作之中。要教育、指导年轻的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更加的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职业学校的角色中去,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潜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的认识、对未来的思考,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客观的自我认识;建立一个合理的职业预期,为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在持续的反思、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的内部动机,根据不断的变动来调节自己的提升目的,让自己更加完美,积极地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去体会和体会到快乐。

2.2强化枝叶关情,把人文关怀落实落深落细

要从教师入手,制定科学、标准的规章制度;在学校中,老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中,要制定出一套科学、标准的法规,规定好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作为一所学校的骨干,其工作热情与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中,要充分尊重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推行校务公开、鼓励年轻老师主动参加校园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办学的透明度。要使学校的行政工作公开,让老师、同学都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年轻老师的培养,使其融入校园,增强其责任心、主人翁精神。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年轻老师和学校党委、政府、学生的联系方式,促进他们的信息交流。要为年轻老师与学校、党委、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沟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青年教师所遇到的心理和现实问题,及时给予反馈,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反馈与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各种问题,使他们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

2.3制定合理的工作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是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的脊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双师”素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双师”是一种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职业技能,这是职业学校的特点,也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引入“双师”素养,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估。要注重科学、民主和真实,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估机制。评价制度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各种形式搜集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学生评估、同行评估、学校领导评估等,保证评估的科学、客观。注重评估结果的引导与鼓励功能,寻找对评估过程的认同与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引导式的鼓励,所以,教学评估的结论应该是清晰而具体的,这样才能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评估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平,使老师了解和认同评估的结果。建立激励年轻教师发展的激励体系,适时地对其进行有目标的激励,并在精神荣誉、专业发展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予以重视。年轻的老师是一支新的力量,更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适时地对年轻老师进行有目标的激励,从精神表扬、专业发展、职务升迁三个层面进行。

3结论

总之,青年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赵岚,伊秀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2(2):94.

[2]郭瞻,肖祖铭.高校教师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40(2):115.

[3]戴小春,何彪,彭宇红,等.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层级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6):17.

[4]王文静,杨一鸣,李娜,等.教师幸福感提升的路径探寻[J].中国教育月刊,202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