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家校合作教育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中学语文教学中家校合作教育策略探究

李振

(西宁十四中,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成长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引导。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要点,而且要有效塑造价值理念。为了更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如果仅仅依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家校合作的教育形式,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及人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与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家校合作;具体策略

当前,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来看,教师过分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中学生的教育来说,离不开学校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家庭与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成效。因此,家校合作不能只是表面形式及内容,更要关注合作的整体质量。中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切实提高家长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知水平,从而配合教师开展好日常教学工作,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特长发展,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向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监护和教育责任。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之一,在家庭环境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家长与学校的密切联系,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培养学生品德、道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而学校则是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场所。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协作,建立统一的教育规范和要求,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连贯一致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扰,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互信和沟通的机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关怀。

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和提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两个重要的教育渠道,二者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家长和学校可以互相借鉴、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家校合作教育策略

切实提高家长合作教育意识

当前,部分家长由于自己工作繁忙、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对语文课本教学知识要点理解不够到位,这会导致家校合作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为了有效推动家校合作,教师要邀请家长一并参与到语文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这样可以推进家长更好理解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明确语文教学内容,切实发挥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学语文教师要畅通家校合作渠道,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与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家长成为优秀的家庭教师,围绕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等方面着手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对学生开展好语文教育工作。

共享语文教学资源

在开展家校合作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家庭。结合当前中学生家长的整体情况来看,存在较大差异性,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家校合作的整体成效。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在开展合作交流过程中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借助家长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好处理好亲子关系。[1]特别是针对学生在面临升学考试压力的时候,往往针对未来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在开展语文复习环节存在盲目性与无序性。为了更好提高语文复习的整体成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复习方向,这样可以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推动语文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所以,在具体合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家长对《教学大纲》和《考试指导书》等文件书籍进行充分了解,通过这些了解可以更好了解升学考试的现状,特别是针对语文考试的具体思路、题目类型及考试范围等进行充分理解与分析,从而全面加强对语文考试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取得更好进步与提高。学校要高度重视家长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努力获取更多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样可以切实发挥好合作教育的整体成效。

(三)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在中学语文教学家校合作过程中,开展好家校合作的最基本要素是家长的语文素质高低情况。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家校合作实现深入交流与沟通,中学语文教师要借助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平台,与广大家长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分享,这样可以引导家长更好理解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2]在开展写作教学环节,近年来社会热点话题比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社会热点问题的搜集,还可以要求家长在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报刊、新闻等阅读资源,围绕生命、关爱等多个话题进行社会热点事件的有效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与家长的交流会,发挥好家长的家庭辅导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文章的赏析,从而更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落实开展家访工作

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进度来看,为了更好落实好家校共育的工作机制,开展好家访工作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也是有效践行家校共育的重要表现。在语文教学环节,为深入开展好家校合作共育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好挖掘学生的学习进度、思想认知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科学合理制定好家访计划;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在日常语文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例如文言文基础不够牢固、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类问题,这样家长在家中辅导学生语文学习的可以更有针对性与具体性,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整体学习能力的更好提高。此外,在日常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个性特点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有效制定具体化的家访计划,可以按照每个星期一次的频率到学生家中开展家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成长条件,这样可以开展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全面结合与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为了推动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实现更好提高,推动家校合作教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对接与联系,创新与优化家校合作模式,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推进、全面开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切切实实发挥好家校合作的真正价值与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俞英.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5):

[2]朱林娥.基于家校合作视角的“评一评”价值定位与实践策略——以生活语文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

[3]蒋璟.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完善家校合作[J].当代家庭教育,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