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渭北地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富平藏书楼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3
/ 2

浅析渭北地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富平藏书楼为例

宋伟

陕西华宋建筑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1700

摘要:近现代文物建筑砖木结构体系的保护与修缮些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的保护理念与修缮方法。本文以富平藏书楼为例,首先介绍建筑形制及现状病害;同时根据其主要病害,制定相关修缮措施;最后得出修缮效果和相关利用价值。

关键词: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

1.建筑形制

富平藏书楼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城关镇莲湖村(老城)正街原富平县图书馆院内,坐北朝南。该楼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3月26日,结构体系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室内设木楼梯,前后檐墙正中设砖砌半圆券窗洞。明间脊檩下有墨书题记:“中华民国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建”,庑殿顶屋面。

富平藏书楼通面阔15.5米。进深两间,通进深7.0米。五架抬梁式木结构形式,二层封檐庑殿顶灰陶筒瓦屋面。一层正中檐下有康有为隶书“图书馆”石刻一通,现已被移至县图书馆。二层檐下有复刻李因笃“万卷书楼”字牌。

地基基础:基础采用砖砌条形基础,地基之上铺设灰土垫层,基础与墙体交接处采用古建传统做法交圈地袱石。

墙体:室外为浆青砖砌筑淌白墙,排列方式为层间5-7层一丁,一层和檐口砌筑菱角檐,一二层均设砖砌半圆券窗洞。

梁架:前后檐柱承托五架梁,五架梁两端承托檐檩及檐枋,转角设搭交檩,形成下架第一层围合结构,两山正中与五架梁处设顺梁;其上四角斜搭抹角梁承托由戗;五架梁之上立金瓜柱承托三架梁,梁头两端设金檩,转角设搭交金檩,形成上架第一层围合结构,三架梁其上设脊瓜柱支顶脊檩,两端设叉手。建筑四角斜搭由戗,由戗前端落于檐四角,后尾插与脊瓜柱(类似于传统古建庑殿建筑和亭子建筑的建筑构件—雷公柱)。

木基层及屋面:圆椽之上铺设望砖,麦草灰泥苫背之上坐筒板瓦。屋架采用中国传统五架梁和由戗的构造形式,屋面仿中国传统屋面—庑殿顶。正脊为过垄脊,四角设筒瓦戗脊。

门窗:木门窗均为平开,门扇为木门扇,窗扇为玻璃,配以铁质插销固定门窗扇,窗扇分割较多,玻璃普遍较小。

2.病害现状

藏书楼始建至今,未进行过整体修缮。后期虽对五架梁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及檐墙顶部坍塌部分进行抢险加固,未从根本上治理建筑病害。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建筑功能演变及文物保护管理条件相对滞后,对藏书楼门窗进行改动造成藏书楼建筑形制破坏。院内灌木丛生,地面坑洼不平,周边建筑物及构筑物干扰导致场地排水不畅等因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地基基础:根据《富平县藏书楼修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富平藏书楼场地属于“IV级(很严重)自重湿陷性场地”。

地面:室内地面残破,室外地面坑洼不平致使地面排水不畅,局部积水。

墙体:室内五架梁底存在4处竖向裂缝,裂缝最宽约为20,最长约为700。入口处后砌砖墙封堵,砖墙支护五架梁。

木构架:五架梁北端糟朽长约2500,1986年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其余木构架均不同程度糟朽及劈裂。

屋面:瓦件整体松动残破。望砖酥碱,木椽糟朽。

周边环境:由于原图书馆已搬迁,藏书楼南侧房屋现已基本废弃。院内地面建筑垃圾堆积,灌木丛生,地面坑洼不平,导致局部积水严重。

木装修:后期使用过程中,对门窗均局部进行改动,后檐明间门后期砌砖封堵。后檐东侧后砌砖踏步,窗改门。室内后加木隔断。

室内二层入口处后砌砖墙支护五架梁,原入口处踏步无存。现存踏步砌砖松动移位,踢面及踏面木板松动残破。二层木楼板木楼板翘曲变形、糟朽。

3.保护措施

近代砖木小住宅的使用年代较长。这些达到或接近达到使用寿命的近代砖木结构建筑存在着安全隐患,但同时这批建筑一方面作为文物具有巨大价值,一方面又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需要加以利用。对砖木小住宅建筑的保护修缮主要取决于该建筑的文物等级以及其所面临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应在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后再确定干预方法和保护措施。

1.揭顶维修屋面,对屋面瓦件及灰背进行记录,揭顶后,对旧椽进行除尘清铲,剔补裂缝。更换糟朽木椽及酥碱望砖。更换残破瓦件重新瓦瓦。

2.更換糟朽木构件,大木构件作为该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结合设计方案和现存状况,本项目的重点是保证文物本体的结构安全。大木构件卸荷后,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建设单位及时邀请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对现场实地进行勘察,对大木构件的保存现状进行现场分析,制定了科学的保护思路。首先是要解决所有墙内柱的保存现状,重点是查明五架梁存在问题,按照专家组意见,对后檐墙内柱进行墩接,更换了糟朽五架梁,保证了建筑的结构安全。

3.剔补外墙面裂缝墙体。更换墙身冰盘檐砖残砖,铲除室内空鼓、开裂、脱落抹灰,重新抹灰。铲除室外后期抹灰,清理墙面。

4.揭除室內原地面,按原有地面形式重新铺地。

5.木装修,拆除了后期人为改造门窗及楼梯,恢复了建筑原有形制。拆除后檐明间门后期封堵,恢复原门形制。在不揭除原木楼板情况下,在其之上铺设了木楼板。既增加了木楼板的荷载截面,同时对原有木楼板采取最低干预措施。

6.周边防排水,在建筑四周设灰土隔水墙,将场区内积水隔离并疏导至场区外围,以保证文物本体地基基础不受黄土湿陷影响。揭除原室外地面,按原有地面形式重新铺地。平整院内地面,依据院内地形进行有组织排水。

4.展示利用

该工程于2017年竣工,2017年11月,富平藏书楼被选为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取景拍摄地,该剧于2018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近代文物建筑的关注和兴趣,了解文物的背后故事和历史意义,且以其特有的建筑风貌,对研究渭北地区近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