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X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

张湘 

广州市胸科医院  放射科  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X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在选择肺结核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2月-2023年8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60例作为总例数,对其实施X射线检查诊断,观察X线胸片表现与临床诊断情况。结果:7例患者为Ⅱ型肺结核,45例患者为Ⅲ型肺结核,8例患者为Ⅳ型肺结核。26例患者为双肺发病,34例患者为单侧肺发病。21例患者疾病类型为渗出性,7例患者为以增殖为主要的病变,9例患者为以部分硬结为主要的病变,9例患者为以部分硬结纤维化为主要的病变,10例患者为以混合性为主要的病变,4例患者为以并发空洞为主要的病变。结论:X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X射线;肺结核疾病;应用效果

    肺结核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加的态势,会对全身各脏器形成累及,因此需要及早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进而及早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以消除症状,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1]。当前临床检测人员多使用X射线进行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变类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从而为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2]。本研究将予以以下的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在选择肺结核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2月-2023年8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60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男、女性患者数量比时,将39:21作为比值,在平均年龄时,将(36.2±0.3)岁作为规定平均值。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完全同意本研究运用的检查方式。

1.3排除标准:①对X射线检查方式存在抵触现象;②无法正常的交流沟通。

1.4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胸片检查,进入检查室后告知患者保持站立位,对其依次进行正位及侧位平片拍摄。按照实际的病变部位、范围、形态、性质等实施检查,在获得检测结果后予以相应的分析。

1.5观察指标

X线检查结果情况。

2.结果

X线检查结果情况

通过对X线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主要获得如下结果:

(1)在60例患者中,7例患者为Ⅱ型肺结核,占比11.67%,45例患者为Ⅲ型肺结核,占比75.00%,8例患者为Ⅳ型肺结核,占比13.33%。

(2)26例患者为双肺发病,占比43.33%,34例患者为单侧肺发病,占比56.67%。

(3)21例患者为疾病类型为渗出性,占比35.00%,7例患者为以增殖为主要的病变,占比11.67%,9例患者为以部分硬结为主要的病变,占比15.00%,9例患者为以部分硬结纤维化为主要的病变,占比15.00%,10例患者为以混合性为主要的病变,占比16.67%,4例患者为以并发空洞为主要的病变,占比6.67%。

3.讨论

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传染性,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检查诊断,之后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前检测人员多使用胸部X线进行检查,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群体,但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在持续提升,主要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与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两种类型。对于前者而言,由于发病初期粟粒病灶较小,在透视下无法准确的辨认,仅以两肺野存在暗淡情况,则可能患有该疾病,需要对患者进一步进行摄片诊断。粟粒状病灶在患病早期并未具有清晰的病灶边缘,而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病灶边缘逐渐清晰。若出现病变恶化情况,则病灶因周围渗出可互相融合成片状阴影[3]。此时对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者类型而言,两肺上中野是其主要的病变部分,多由自肺尖部位向下蔓延,因此肺尖病灶主要为增生类型,而下部则多为新发病灶,未具有相同的大小,且存在不同的密度。

浸润型肺结核病变是一种多发于肺尖或锁骨下区的病变类型,在肺结核病中最为多见。经分析可知,该疾病可由原发病灶恶化演变而来,但诸多患者是因结核菌再感染所致。通过使用X线进行检查可知,患者存在斑片状阴影,且大小与密度浓淡均不同,未具有清晰的边缘。诸多病灶可进行融合,最后形成大片云絮状浸润或团块影,当疾病恶化时,团块影会发生溶解现象,最终形成空洞。该疾病包括薄壁、张力、干酪样厚壁、无壁、纤维空洞等类型,诸多病灶表现出圆形、椭圆形,其周围会存在数量不等的周围炎性或纤维性变[4]。经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若未能够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后会变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球直径约为2-3cm,对于不足1cm的结核球,医生将其称之为纤维干酪灶,对于超过5cm的结核球则较为少见。使用X线对结核球进行检查后发现,其具有清晰的轮廓,偶尔存在切迹,具有均匀的密度。在疾病愈合的进程中,结核球内会出现砂粒状钙化或层状的环形钙化情况。

对于干酪性肺炎而言,使用X线进行检测后会发现致密片影,多出现于右肺上叶,大片密度增高影是其主要表现,内部偶尔隐约可见蜂窝状或不规则透亮区,致密影下缘存在整齐锐利的特点。在过度曝光情况下可发现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中存在不规则空洞。对于该种类型疾病而言,最后会变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对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而言,使用X线进行检测后会发现纤维空洞,肺上野是其主要的病变范围,存在单个或多个环形透亮区,具有不规则的特点,洞壁表现为厚而不规则的特征。上、中叶间的横裂会出现上移情况,纵隔会向患侧移动。对于未被累及的部位可能会出现代偿性肺气肿现象[5]。播散性病灶位于主要病变区的同侧与对侧,多存在小片状播散性病灶。播散的病变中也可能出现新的空洞。胸膜改变多见于两肺上部及肺野外缘,会出现胸膜肥厚与呈带状浓密影情况。肺纤维性变可使得邻近的肋间隙变窄与胸廓出现塌陷现象。除此之外,肋膈角处胸膜增厚变钝或存在膈顶幕状粘连现象。因存在空洞或持续排菌而出现反复支气管播散;广泛纤维组织增生会导致支气管扭曲,并使得肺动脉出现高压情况或发生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性肺气肿会导致自发性气胸的出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X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莹莹,侯晓东.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数字X射线摄影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8):1482-1483. 

[2]王晖.肺结核病筛查中DR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3):65-66.

[3]岳丹.肺结核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和X射线平片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1):60-61.

[4]林琳,邢勇,王晓佳.多层螺旋CT与X射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7):56-57. 

[5]段昆.探讨数字X射线机(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