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要点

/ 2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要点

郑洁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611130)

骨质疏松症的显著特点是低谷量和骨组织微结构受到破坏,增加骨痛和骨脆性,继而引发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群体。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通常很脆,轻微施加外力便有可能出现骨折,加上死亡率和致畸率均较高,患者承受的痛苦非常大。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可以提高康复水平,保证患者的生活品质。

1、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1、女性常见,老年人多发。研究可知,伴随年龄的增加骨密度检测值持续降低,相应提高了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的发病率往往高于男性,特别是60-64岁的女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2、骨折出现时无任何显著原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患者来讲骨密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病因涉及患者年龄、日常饮食摄入钙不足、跌倒等。因此护理时要积极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3、骨折后较难愈合。老年患者自身体弱多病、脏腑功能退化、骨折愈合能力明显不足等,骨折后需长期卧床修养,活动受限,引起各种卧床并发症,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

4、容易复发。老年患者在年龄增加的过程中内分泌系统也发生变化,骨钙不断流失,骨骼脆且容易裂开,加之很多老年人伴有基础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长时间无法有效控制血糖也加快血钙流失,故老年人自发骨折的高危因素之一是糖尿病。

2、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骨折时肢体活动受限,又担心会累及家庭,不免会焦虑和烦躁。家人要关心和体贴患者,尽可能为患者化解骨折造成的麻烦。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辅助其生活,逐步引导患者适应角色,安心接受治疗与调养,以便尽快恢复身体。而骨质疏松症患者会产生心理缺陷,多见为:抑郁与无助,多数在最近骨折后出现。比如简单的咳嗽造成胸椎压缩性骨折或生活活动上厕所跌倒而引起的骨折,此时患者的肢体活动受限,也会增加无助情绪。骨质疏松症的抑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对日常生活失去热情、躲避社交等。骨质疏松患者主要采取心理开导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户外活动,进一步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为患者介绍有关骨质疏松症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日常生活需注意的问题,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多选择外科手术及药物方式。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力不佳,自身消化能力弱,简单的补钙往往无法有效吸收,更易干扰手术。因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围手术期应科学搭配食物从而获取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结合身体状况与日常饮食结构设计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1)适当多摄入蛋白质。基于蛋白质常规需求每天追加10%摄入量,合理追加植物蛋白,严控动物蛋白摄入。(2)适当多摄入微量元素。日常饮食多摄入锌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及花生等,补充含铜丰富的虾、坚果类食物。(3)适当多摄入钙、磷。患者每日摄入500ml的生奶或豆浆,还可以摄入磷含量较高的粗粮。(4)适当多摄入维生素。患者基于日常饮食多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增加体质量,使膝关节和握力不断增强。

3、并发症护理。(1)感染:①肺部感染,引导患者行腹式呼吸,开展扩胸运动且有效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甚至行雾化吸入治疗。②泌尿道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排尿量最少为1500ml。留置导尿患者密切观察尿液颜色与性状,若有尿急、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③压疮感染:床单保持干净整洁,时常对受压位置进行按摩,结合患者病情为其擦澡,以加快血液循环。(2)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将患肢抬高以静脉回流,如此能够缓解水肿,同时为患肢做好保暖。早期主动锻炼时积极按摩肌肉,可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根据病情用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牙龈出血、注射位置有无出血点,还要监测出凝血时间等。老年患者个体等很多因素均决定了血栓的形成,故要对其四肢、皮肤等仔细检查,甚至还要对相同平面内两侧肢体周径进行检查。(3)便秘。患者骨折后长时间卧床,肠蠕动放缓,更易引起便秘。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多摄入蔬菜水果,并对患者腹部开展按摩。

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最终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让患者肢体固有生理功能得到缓慢恢复,尽可能避免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与关节僵硬等。如腰椎骨折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可在受伤椎体下垫软枕垫,如此能让骨折部位形成过伸位,护理人员在3-4周后协助患者进行腰部托起训练。股骨胫骨折患者术后12h要被动活动踝关和膝关节,术后第1天为患者训练患肢足跖屈背伸及股四头肌等,术后2-3d引导患者向上伸直抬高腿、锻炼屈伸膝关节,单髋关节屈伸保持45°以内最佳。为患者介绍体位与翻身的作用,引导患者尽早开展主被动肌肉锻炼,使未固定的关节尽快活动,采取按摩方法,使患者活动更灵活;尽可能缩短卧床时间,增加肺活量及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

3、健康教育

1、饮食健康教育。骨质疏松又称为慢性骨代谢疾病,患者有必要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患者可选择少食多餐,保持营养均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戒掉厌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老年患者严禁饮用大量浓茶、咖啡等饮料;戒烟酒,预防骨钙溶出和骨量减少。

2、运动锻炼教育。维生素有利于钙质快速被吸收,因而老年人要在室外多活动。条件允许时,患者每天可接受日光照射30min-2h;夏天选择树荫,冬天以保暖为宜;老年人可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开展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跳舞等,还可以实施柔韧性训练,如广播操、太极拳等,这样能对骨细胞有效刺激;强度保持适中,即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为60%-80%最佳。

3、用药知识宣教。为患者详细介绍服药的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及不良症状。根据医嘱使用降钙素、钙剂与维生素D,向患者详细说明钙剂长期服用的好处,此外还要在晚上睡前服用;日常多饮水,服药1个月后严密监测血钙浓度的变化;绝经女性科学补充雌激素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的出现率,从而有效预防骨折。

综上所述,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疾病,对此,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或延迟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过程,减少伤残,提高患者运动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优化患者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