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仪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仪的效果分析

胡小琴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目的:探究电子生物反馈仪对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生物反馈仪对改善人工流产术后应用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促进盆底肌的恢复。

关键词:电子生物反馈仪;人工流产;常规治疗;盆底肌肌力

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术后患者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来康复和适应身体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应对这些挑战,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辅助治疗方法是应用电子生物反馈。电子生物反馈仪是一种通过低频脉冲电治疗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刺激腹部子宫,可以帮助患者刺激子宫部位,促进子宫快速复旧,更好调整自身身体的状态,并学习使用特定的技术来放松身体、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虽然有一些研究表明电子生物反馈仪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后不适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其效果并不明显[2]。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的差异以及实施的技术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人工流产手术使用电子生物反馈仪的效果分析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8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32.8±1.62)岁,孕期5~10周,平均(7.83±1.92)周;对照组40例,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32.58±1.71)岁,孕期7~10周,平均(8.4±2.3)周。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肝肾功能正常。②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生殖系统无感染。

排除标准:①患者不知情或不同意本次研究。②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患者取平卧位,医师进行局部按摩,并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群的自我锻炼。每次摩持续时间为20分钟,每天重复进行3次;每次自我锻炼收缩时间不少于3秒。一个疗程为5周,总共治疗5个疗程。而研究组则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治疗仪相关参数进行调节。研究组每周给予患者2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一个疗程为3次治疗,总共治疗3个疗程。这两种治疗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后用于辅助恢复,皆在促进患者子宫复旧、加强盆底肌群的收缩能力及支撑能力。其中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是一种特殊的仪器,通过调节治疗仪的参数,可以辅助患者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

组别

例数

盆底肌块肌纤维

盆底肌持续收缩压(cmH2O)

盆底肌收缩次数(次)

对照组

40

33±18

1.9±0.8

观察组

40

45±20

2.7±0.6

t值

2.820

5.059

P值

0.006

0.000

3讨论

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电子生物反馈仪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存有一定的益处。但是,是否使用电子物反馈仪以及其效果如何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生活习惯。电子生物反馈仪是一种能够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生理状态、调节生理功能的设备。在人工流产术后,女性身体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包括荷尔蒙水平的波动、子宫恢复等。电子生物反馈仪可以通过小频率的脉冲治疗促进患者子宫恢复,也可以通过监测生理参数如心率、呼吸等,并通过视觉或声音反馈给患者,帮助她们更好地控制自身的生理反应。通过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患者可以学会放松身体、调节情绪,并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这有助于减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或情绪波动,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感和心理健康水平[3]。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生物反馈仪并非人工流产术后的必需品,是否使用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因此,在选择使用电子生物反馈仪之前,建议患者与专业的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有效。总结而言,电子生物反馈仪在人工流产术后可能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促进患者子宫复旧和心理健康方面。然而,决定是否使用电子生物反馈仪以及具体的效果分析最好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

[4]。因此,在讨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仪的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目标和技术要等因素,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只有在患者和医生充分讨论和共同决策的基础上,才确定是否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仪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益处。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电子生物反馈仪对人工流产术后的盆底肌的恢复有着显著的效果,提供反馈信息,患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加速康复过程,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薇薇. 生物反馈治疗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2):144-146.

[2]裘轶超,张珂,邱丽倩.分娩方式对再生育与初产产后盆底肌的 影响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6):445-447,452.

[3]张丽华,常晓红,范亚丽,等.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治疗 产后尿失禁有促进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5): 1858-1863.

[4]裘轶超,张珂,邱丽倩.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状况观察与 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