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真实性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以南华西街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真实性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以南华西街区为例

崔佩琳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真实性是核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标准,也是保护的根本目标,目前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历史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关注较少。本文以广州市南华西街区为案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改造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及提出转变规划理念、完善更新机制、拓展改造模式等更新对策。

关键词: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原住民;南华西街区

  1. 引言

在现今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承载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记忆的城市空间,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文化线索。

目前,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主要有北京“南池子”的政府主导模式、成都“太古里”的开发商主导模式、上海“田子坊”的居民主导模式三种模式。目前模式易于操作,实施速度快且更新效果明显,关注点集中于物质层面修复与改善、经济效益提升等,对生活真实性的关注度不足。原住民是历史地段民俗风貌和生活习惯的主要继承者,其对历史地段寄托的情感、记忆,与历史地段的建筑空间、文化氛围或风貌特征一起构成了历史地段最本质的原真[1]。原住居民的流失会使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居住模式遭到破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会随之湮灭,历史街区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保护的探讨中,夏健(2008)提出历史街区真实性是生活世界演进的“真”[2];殷帆(2009)提出了历史地段在旅游活动中的更新类型,即活态博物馆型、实景舞台型和城市客厅型[1];张京祥(2009)指出许多历史风貌区改造本质是盈利性的空间生产行为,不是真正意义的历史街区保护[3]。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以广州市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与观察,讨论如何基于生活真实性保护,实现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更大程度保护地域特色与传承历史文化。

  1. 历史价值与现实困境
    1. 历史价值

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是海珠区最早的发祥地,集中体现了河南地区的发展变迁,是清代十三行行商的聚居区,是近代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片段,现今仍拥有类型丰富的建筑遗存。在清朝至民国期间,随着十三行行商府邸的建设和珠江南岸地区商业不断发展,南华西街区出现竹筒屋、大屋等传统住宅,传统住宅区肌理初步形成,南华西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几代居民的记忆,是广州传统居住型街区的典型代表。

2.2现实困境

南华西街区近年经历过两期更新改造。一期在2006年开始筹划,为响应广州“中调”战略和迎接亚运会到来,成为第一批广州“三旧改造”的试点项目[4],主要以拆除重建来维持经济平衡,对街区风貌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损伤,不少原住民被迫外迁,对街区社区网络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期在2016年开始筹划,改造吸取了一期的经验,采用“微更新”和开发权转移的方式,尝试与草芳围地块进行联动规划。通过开发权转移提升街区周边地块的开发强度来弥补街区保护的效益损失和财政支出,力图保护街区风貌与达到经济平衡,但关注点仍在于物质层面与经济层面,缺少对于街区内人文环境保护的关注。

与南华西居民访谈过程中得知,目前街区内原住民多是对街区感情较深的中老年人或低收入者,其消费能力不强。更新改造后的街区商业空间与其消费层级不匹配、传统生活性空间成为以生产、消费为主的商业性空间[5],导致原住民的活动空间被压缩,甚至被边缘化。在南华西街区历时十几年的更新改造中,政府充当了决策者、协调人和监管员在内的多个角色。居民的参与度不高、话语权弱,难以充分表达其诉求。从改造结果来看,高层住宅的建设、旅游商业区的规划目标制定、原住民的迁出等,体现出行政化、精英化的特征,造成了文化遗产保护趋向于表面化、静态化、旅游化,街区改造急于“融入现代城市”,忽视了保护几代人发展下来的社会关系。

  1. 基于生活真实性保护的南华西街区更新对策
    1. 转变规划理念,将生活真实性保护纳入改造考量,确保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真实性

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真实性是核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标准,也是保护的根本目标。南华西街区经过两期改造后,政府、规划师等对历史要素的保护意识已经较强,未来应将生活真实性纳入改造的考量范围,可引入评价体系作为考量的标准,避免价值观的差异导致对生活真实性保护的偏颇。目前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这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其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应该是该地区最高的,这是一个定性的指标。“原有生活方式”需要从原住民的习惯、习俗中获得,充分了解其喜欢和需求,通过居民访谈会、居民监督小组等方式与其保持持续性的交流。

3.2更新改造采用渐进式、小规模的有机更新模式

历史街区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既是城市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脆弱的城市空间。不同于普通街区的更新改造,历史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会给更新改造带来更多难点,大拆大建会对历史街区造成无法补救的破坏,保护和更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在历史街区采用渐进式的小规模“有机更新”模式,改造的周期短、力度小,容易被居民接受,也有利于从改造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及时调整。南华西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权属复杂,难以一次性对大范围地区进行改造,可以参考香港的“楼宇修复计划”,先由政府对南华西街区内的建筑进行摸查与登记,再灵活选择改造方式,以此滚动的进行更新改造,一方面能适应权属复杂问题,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造积累成功经验以带动后续更新改造。

3.3推动基于居民参与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倡导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式结合

从旧城更新经验来看,历史的更新改造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财政支出,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和改造资金不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尤其是南华西街区这种以居住性质为主的街区,更新改造与原住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原住民参与到街区更新的策划、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中来,既能保护原住民的切身利益,又能充分反映其需求,让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地反映原住民的真实生活。目前旧城更新多由政府或房地产商出资,为达到经济平衡或收益,往往演变为“绅士化”行为[6]。在与南华西街区的原住民访谈中得知,部分居民希望维修其住宅,但由于历史街区内对建筑进行修缮的申请程序繁琐、住宅权属为公房等原因,原住民自主更新的动力较小。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更新改造模式结合,有利于简化更新程序、促进沟通。原住民集资进行改造或与政府、开发商的出资结合进行改造,既能提升原住民的话语权,也能扩充资金来源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殷帆,刘鲁,汪芳.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03):76-80.

[2]夏健,王勇,李广斌.回归生活世界——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04):99-103.

[3]张京祥,邓化媛.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09,23(01):43-47.

[4]王世福,卜拉森,吴凯晴.广州城市更新的经验与前瞻[J].城乡规划,2017(06):80-87.

[5]陶伟,叶颖.定制化原真性:广州猎德村改造的过程及效果[J].城市规划,2015,39(02):85-92.

[6]刘垚,田银生,周可斌.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08):101-1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