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

徐慧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石人子乡文体广电旅游服务中心   新疆 哈密 839200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民对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为一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必须把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把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继续发扬下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因此,要使大众文化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就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民间文化。本篇文章将立足于现实,重点对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观进行论述,对大众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业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渗透

引言

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必须依靠最广大的人民,也就是目前我国各项工作的骨干。文化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大众文化也是如此,它的目的是为了回馈人民,为人民服务。在组织和进行群文工作时,必须以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文化需要为基础,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和内涵,既要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起来,也要把许多民俗艺术都继承下来。

1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被遗忘,甚至失去了继承与发展的机遇,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忽略了本国的优秀传统,因此对国外文化充满了向往。因此,通过大众文化的发展,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民的传统文化,也能够推动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对人的精神需求进行了充实。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人民的物质需求在满足的同时,内心的压力也日益增大,群体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行为,通过组织、策划和实施,不仅能够缓解人们的心理负担,还能够培养人的情感,还能够在活动中与他人沟通,缓解情绪,使工作更为丰富。其次,通过开展民俗体验活动,把戏剧送到乡村,来充实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民众的精神与文化需求。

2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拥有非常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非常浓郁的人文气息。由此可见,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要完成一个民族的统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本民族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由于民间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项目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要把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当今时代的文化继承,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想发展民俗文化,必须要有国家、政府、民众的拥护。国家和政府都想要推动民间文化的大发展,哪怕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这样才能推动民间文化的大发展。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俗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和变化,其内涵也越来越复杂,加之民间文化的过度开发,使得许多民俗文化处于濒危状态,所以,在提倡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要对我们的民间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不要让破坏多于保护。

3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渗透的策略

3.1打造民俗文化基地

有关部门必须主动打造一个民族文化基地,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增加投资,强化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使其在现代的大众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文化服务中心更要强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服务中心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依托材料基础,进行有效的宣传等,将民间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逐年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种业余活动层出不穷,人们不再只是在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国许多文化场馆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差,这对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非常不利,对人民群众参加群文活动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影响。文化主管部门要努力推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正常、高效进行,要注重示范民俗文化基地的建设,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同时加强场馆和场地建设,对民间文化中心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优化。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解决了许多民间活动在举办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也为其它区域开展类似的实践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借鉴。首要任务是根据当地的特色与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只有这样,传统民俗活动应有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2加大力度去发展地方文化

其实,传统的民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地的文化,因为这种民族的文化形态太过简单,所以人们对其不够敏感,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不高,很难让他们真正的文化需要得到满足。所以,文化服务中心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角色,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发掘,既要引起公众的兴趣,又要在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比如河南的豫剧,在河南有很大的观众,也是被列为非遗名录的一部分,最近几年,我省很多地方都有“豫剧下乡”的活动,人们可以在民间艺术中受到民间艺术的影响,通过戏剧的歌唱来传播民俗文化,这样既能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能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3.3发扬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特征,也是该区域的精华,通过文化的扩散可以提高区域的影响力。大众文化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两方面,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和理念会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而且,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将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因此也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因此,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和民间的文化,我们应该继续吸取他们的精神营养,吸取他们的文化体验。

3.4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

群众文化是通过继承、创新、去粗取精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对社会活动作出响应的一种文化体系,所以在进行大众文化创新时,必须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态上都要有创新。大众文化形态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发展进程,但是其内涵略显落后,如龙舟、舞狮子等许多年都没有改变。因此必须在大众的文化活动中进行创新,从而体现出活动的主旨。思想内容的表示同样十分重要,要对活动的表现方式进行持续的革新,这是由于传承和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辨证的关系,传承是创造的根本和核心,它在大众文化的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5工艺品制作

如今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而许多民俗活动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了。如果说,那些民间艺术品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需要,那么它们将会逐渐被市场所抛弃。民间手工制品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一种融合了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对大众文化的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化服务中心要努力,通过对各区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修复,对非遗传承人和手艺进行保护,为其搭建一个很好的舞台,在民间文化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推广和创新,从而既能实现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又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商业商品所取代,在人民的文化需要基础上,组织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活动,从而将我国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通过建立民俗文化基地,发展地方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工艺品制作等方式,将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重新激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效进行,从而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尹升艳.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大众文艺,2022(03).

[2]郭桂均.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文化产业,2022(07).

[3]杨春丽.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今古文创,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