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及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及效果评估

林超

身份证号码:510704199007102136

摘要:普速铁路轨道的精捣作业是保障铁路线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精捣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通过多模式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改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基于此,以下对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及效果评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模式测量;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效果评估

引言

多模式测量技术是结合激光扫描、地面雷达、高清相机等量测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测量方法。通过对铁路轨道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测量,可以获取相关数据、建立图像模型,并分析轨道的几何形状、变形情况和缺陷等。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中,多模式测量可实现对轨道高差、几何形状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为精密调整和精确施工提供依据,提高施工效果和质量。

1多模式测量下的轨道精捣作业以及效果评估的研究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铁路交通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轨道精捣作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和安全性。因此,研究多模式测量下的轨道精捣作业以及评估其效果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模式测量在轨道精捣作业中的应用,并通过对轨道精捣作业结果的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作业指导和运营管理。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考察不同模式下的轨道精捣作业技术,包括传统的人工测量模式和现代化的无人机定位模式。传统的人工测量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并且存在人为误差的问题;而无人机定位模式则具备快速、准确的优势,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的轨道精捣作业效果,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合实际工程需求的测量模式。我们将研究不同测量模式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传统的人工测量模式下,需要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以提取出有效的数据信息;而无人机定位模式则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可以直接获取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我们将比较两种模式下的数据处理流程和精度,并评估其在轨道精捣作业中的应用效果。

2多模式测量技术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中的应用

2.1多模式测量技术用于轨道几何形状测量

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扫描、地面雷达等传感器获取轨道的几何形状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实时监测轨道的高差、偏差和曲率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精确施工。这有助于使轨道的几何形状符合设定标准,提高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多模式测量技术用于轨道变形监测

在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轨道会发生一定的变形现象,如沉降、扭曲和变形等。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对轨道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监测,检测出轨道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通过监测变形,可以预防或解决轨道的异常情况,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多模式测量技术用于轨道表面缺陷检测

普速铁路轨道表面的缺陷,如裂缝、损伤和锈蚀等,会对列车运行和轨道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通过高清相机等传感器对轨道表面进行检测,实时获取和分析表面缺陷的图像和数据。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提高轨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3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效果评估方法

3.1轨道高差评估

轨道高差是指轨道上下高度的差异,对铁路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和评估轨道的高差情况。通过采集轨道的几何形状数据,并与设计标准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轨道的高差情况,确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可以分析高差的分布情况,为精确调整和精细施工提供依据。

3.2轨道几何形状评估

轨道的几何形状是保证列车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取轨道的几何形状数据,并通过与设计标准进行比对,评估轨道的几何形状情况。可以评定轨道的偏差、曲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发现并解决轨道的缺陷和异常情况,确保轨道的几何形状在可接受范围内。

3.3施工效果评估

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和图像模型。可以通过对施工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评估精捣作业的效果。可以检测和定量分析轨道的高度变化、几何形状改善以及缺陷修复等方面的变化。根据施工效果评估结果,可以调整作业策略和方法,改进作业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可持续性。

3.4长期稳定性评估

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完成后,需要对轨道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估。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定期监测轨道的几何形状、变形和表面缺陷等参数,以评估轨道的长期稳定性。通过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检测轨道是否存在持续变形和退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维护措施。长期稳定性评估的目标是确保轨道持续满足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提供可靠的运输环境。利用多模式测量技术进行长期稳定性评估时,还需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制定评估指标和阈值。通过连续监测和分析数据,可以判断轨道是否达到了要求的稳定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维护和管理措施。这样可确保普速铁路轨道的长期稳定性,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长期稳定性评估不仅适用于新建轨道,也可以应用于老旧轨道的维护和改造工作中。

3.5安全性评估

多模式测量技术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中的应用也可以用于安全性评估。通过对轨道的几何形状、变形以及表面缺陷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养。同时,多模式测量技术也能提供高精度的数据,辅助评估轨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评估基于多模式测量技术的数据分析,可以对轨道材料的质量、连接情况以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对,可以判断轨道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加固或替换。这样可以提高普速铁路轨道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和故障的风险,确保旅客和列车的安全。安全性评估还需要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排除,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环境的安全。多模式测量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和图像,辅助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和纠正潜在的施工安全问题。

结束语

通过多模式测量技术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员作业强度和安全风险。多模式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普速铁路轨道施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加强对设备、数据处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应重点关注技术的精确性、实时性和可持续性,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施工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法平,刘显超,金立全等.铁路轨道检查仪在普速铁路轨道精测精捣作业中的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23,51(08):10-12+39.

[2]王鹏,楼梁伟,张也等.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及效果评估[J].铁道建筑,2022,62(04):48-51.

[3]于东东.普速铁路线路动静态轨检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21.

[4]潘振.基于加载车的普速铁路轨道刚度管理标准研究[J].铁道建筑,2021,61(03):128-132.

[5]杨再学.提高普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水平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