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脐灸与传统药物治疗胃腕痛的疗效对比观察

/ 2

隔物脐灸与传统药物治疗胃腕痛的疗效对比观察

冯林华 万芳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胃腕痛是常见的胃部病症,该病症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无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的限制和约束,并且发病无规律,病程较长,一旦患此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重视病症的病因以及临床现象,从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的药物治疗以及隔物脐灸治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胃腕痛,对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两种治疗方式所具有的优势。

一、胃腕痛症状

胃腕痛主要指的是上腹部胃腕处出现疼痛的临床现象,在临床医学上俗称胃痛,在《素问》一文中对于胃腕痛具有明确的描述,称:“胃院当心而痛";《寿世保元》则称该病症为“心胃痛”。该病症的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胃部器官,大多数由于饮食不当、过于生冷或者压力较大、情绪激动所造成的气机不畅,进而导致胃部器官出现病变。对于人体来说,胃部器官具有接受食物消化食物的功能,而食物中所具有的营养在吸收以及食物排泄过程中,还需要脾器官的运化、肝器官的疏泄以及肾器官的温煦,所以胃腕痛还与肝、肾、脾所出现病变具有显著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胃腕痛由于不同病因,所造成的临床现象也各不相同,其中寒邪犯胃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胃部疼痛严重,并且具有抽搐感,病症发作相对较急,饮用温水或者温暖胃部后疼痛会有所缓解,在胃部疼痛时会伴有喜热饮、舌头苦白等相关并发症。

脾胃虚赛所造成的临床现象主要包含胃部经常隐隐作痛、连绵不断、并且喜好温暖,当食用生冷食物时胃痛加剧,其大便较稀、小便清、肠胃痛,时重时轻,病程极长,最长可达数年。

脾胃气虚所具有的临床现象为胃部疼痛较轻,经常隐隐作痛,并且经常腹胀,尤其在饮食后腹胀会加剧,患者面色枯黄、形体消瘦、神情乏力。

胃阴虚所具有的临床现象则是胃部经常隐隐灼烧疼痛、入夜后更加严重,手足心热或者经常干呕、舌鲜红、舌苔较少、脉象细腻。

二、传统药物治疗胃腕痛

由于胃腕痛自身所具有的病症特点,在病症治疗过程中相对西医来说,中医偏向于药物治疗法,这是因为中药的种类相对比较复杂,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胃腕痛症状,并且药物之间的搭配十分灵活,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一)气滞胃痛颗粒

此种中成药主要由由柴胡、延胡索(炙)、积壳香附、白炙甘草组成,具有舒缓胃痛,缓解胃痉挛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小肠的过度收缩,降低肠道的紧张程度。除此之外,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抑制胃液的分泌,降低胃酸形成,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因此药物主要应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所造成的胃腕痛,但是由于药物成分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孕期的妇女和气郁化火者不能使用。

(二)附子理中丸

但药物主要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方中附子、干姜构成,具有缓解脾胃虚寒、院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的功效,主要治疗胃炎、肠炎、顽固性口疮等相关疾病。

但是药物不适用急性肠炎经常腹泻的患者,孕妇要谨慎使用,在哺乳期的女性和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胃苏颗粒

药物的配方包含:紫苏梗、香附、陈皮、香、佛手、积壳、槟榔、鸡内金等,其功效为气和胃、疏肝止痛之功,使胃气得降、肝气得舒,主要治疗气滞型胃院痛;由于情绪所造成的胃痉挛以及慢性胃炎。

(四)卫乐舒益生菌

药物组要由唾液乳杆菌AP-32、约氏乳杆菌MH-68、鼠李糖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GASTRO-AD大豆蛋白粉、银耳粉、水苏糖、山药粉组成,其功效为抑菌养胃、健脾益气,修复患者的胃粘膜,稳定肠胃的有益菌群,从而缓解肠胃疼痛。所以药物主要治疗细菌所造成的胃部炎症、胃粘膜损伤等相关症状。

三、隔物脐灸治疗胃腕痛

相比传统的中药治疗来说,隔物脐灸是一种利用中药进行外部治疗的一种疗法,使用该疗法进行病症治疗时,首先要在患者的肚脐上放置相关药物以及阻隔物,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优势和特点,当艾火渗入皮肤,刺激肠道组织,以此实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所以与中药治疗相比,此种治疗法具有简单操作,效果突出的优势,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养生和治疗法。相比其他病症来说,胃腕痛的患病人群十分广泛,不会受到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的限制,如果患者年龄过小,对于口服中药十分抵触,此时使用传统的中药治疗,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治疗流程都无法达到预期,而隔物脐灸仅仅需要通过肚脐皮肤就可以达到病症治疗的效果,因此针对年龄过小的患者来说,更容易被接受。

隔物脐灸是一种中医疗法,常用于治疗胃腕痛。准备材料,需要准备一颗小米粒大小的隔物(如姜片、蒜片等)、艾条或艾炷、火机或灯火等。清洁脐部,要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脐部,保持干燥。贴隔物将隔物(姜片、蒜片等)贴在脐部的凹陷处,使其与脐部紧密贴合。点燃艾条要用火机或灯火点燃艾条或艾炷,等待艾条表面冒出微烟。需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放在隔物上,使其悬浮在脐部上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不要让艾条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一般每次脐灸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在进行隔物脐灸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烟雾积聚,同时要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引发火灾。需要注意的是,隔物脐灸是一种辅助疗法,对于胃腕痛等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隔物脐灸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致使患者的身体实现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此完成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的治疗目的;隔物脐灸还能够有效激发患者三焦的气化功能,使得身体的经络得到有效疏通,促进新陈代谢,所以利用此种方法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身体肥胖以及水肿等;通过隔物脐灸还能够收敛人体的精气神,调节人体脏腑的平衡,增强患者的体质,致使患者气血通畅,从整体进行调节,有效治疗胃腕痛。

由此可见,隔物脐灸治疗以及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较,隔物脐灸治疗无论在治疗方式还是治疗效果上都比传统药物治疗所得到的治疗结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