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夜间养护的作业区安全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的作业区安全控制研究

魏克森1 刘伟2  韩佳伟1  张捷1 刘鹏1

1、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淄博运管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2、山东省高速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32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高速公路建设里程不断增加,道路车流组合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货车、特种运输车辆等的流量占比逐渐增大,加大了高速公路的承载压力,导致路面更容易发生典型病害,对车辆正常通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对高速公路路面的科学养护。为了确保大交通量公路的通畅运行,应引入错峰养护的理念,加强高速公路路面的夜间养护管理。本文就高速公路夜间养护的作业区安全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夜间养护施工;作业区;风险分析;安全控制

引言

受光线、驾驶视野以及交通警示信息传递弱于昼间等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夜间养护的作业区安全控制一直是公路管理部门和工程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高速公路,交通繁忙,工程交付运行后,为保证公路正常运营,养护作业时常需要选择夜间交通窗口开展施工作业。为保证夜间养护作业安全,每次施工前进行作业区交通风险分析和采取作业区安全控制策略,较好地维护了养护作业安全和施工效率。             

1高速公路夜间养护施工特点及必要性

夜间养护相较于日间养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养护作业的不利影响。但路面夜间养护作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噪声对周边居民有一定干扰;施工类型的可选择性偏低;施工环境的安全系数不高等,对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白天繁重的交通压力是高速公路夜间养护施工作业的重要原因,由于白天的公路交通量已经趋于饱和,在大交通量的状况下进行封车道路养护,极易导致路面拥堵。对此,应树立“错峰养护”的理念,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夜间养护管理体系,在交通量较低的夜间进行公路养护施工作业,改善高速公路严重拥堵的状况,降低公路养护管理成本。

2夜间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

2.1健全夜间施工安全规范

一个时期以来,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的安全管理尚不完善,对夜间安全作业的指导性不够,导致夜间作业的安全性明显低于白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明确开展高速公路养护的夜间作业条件。交通量发展的趋势下,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也在增加。要解决夜间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安全控制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何种条件适合夜间养护作业这一问题,再决定是否适合选择夜间开展养护作业时,应该从交通影响、作业内容与技术能力、环境保护三个层面系统考虑,并制定出量化可行的条件标准。对于高交通量的高速公路,防止或缓解养护作业导致交通严重拥堵是管理和施工部门需重点考虑问题。选择道路通行能力或交通量作为量化指标,据以确定窗口期可行施工方案,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气候条件限制,明确养护作业方案的选择依据,有据可依和有章可循地组织开展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有效的施工照明可提高驾驶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目前没有系统的标准规定夜间作业照明设备的配置,施工单位只能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因此,应推动制定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的照明标准,量化照明质量要求,防止由于施工照明布置不当和不足造成的眩光引发施工或交通事故,同时还需控制施工场地照明和作业机械照明对过行车辆的眩光影响,比如在双通单幅作业区的渠化分隔位置装配防眩设施。

2.2优化交通组织方案

应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专业人员与专业设备的优势,优化路面工程夜间养护交通组织方案,根据夜间养护作业的需要,合理确定交通管理区域,包括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终止等区域;并做好路网交通组织设计,实现施工区域的路网分流;完善夜间养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制定严密的工程项目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2.3养护方式选择

路面养护方式的选择是一项包含结构承载力、病害情况、路面行驶质量等在内的多因素综合性决策。因此,要做到科学、合理地选择养护方案,需进行多因素、多角度考虑。(1)结构承载力:结构承载力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路面结构的状况,是否需要对路基结构进行加强,进而影响到养护措施的选择。(2)病害情况:根据路面病害破损差异,选择的预处理方案也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机具也有所差异。(3)路面行驶质量: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裂缝、车辙、拥包的等病害,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质量,因此需针对不同因素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裂缝类及松散类病害,可选择修补性养护措施;对于不均匀沉陷,需根据其病害程度,采取结构加强措施。(4)车流量及车辆荷载:随着车流量的增多,车辆轴载的不断增大,导致车辆荷载远远超出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且在上坡路段处,车辆速度相对较慢,轮胎作用于路面结构时间不断增加,导致不同路段位置处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路段及车辆轴载位置处应采取不同养护方式。(5)自然条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各地区高速公路的病害形势、病害程度均有所不同,特别是降水量、温度等气象条件对路面病害影响尤为显著。因此,自然条件的影响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养护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2.4智能化安全监控平台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与白天养护作业不同。夜间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较多,人员容易受到生物节律和夜间环境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较高的疲劳概率,容易造成违规作业。此外,作业区安全设施的夜间维护要求较高,设备一旦不在状态,其隐患影响不容小觑。有效的监管是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智能安防监控平台可以极大地弥补人工监控的不足,提高安防监控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夜间环境复杂、视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专业的监控平台将具有更高的监控可靠性和全面性。

2.5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1)调整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保持集中、饱满的精神状态,避免因疲劳、懈怠而产生作业安全隐患;(2)每位施工工人的着装应符合安全规定,如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或反光背心,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和安全带等,提高安全作业系数;(3)尽量使用养护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适当增加机械作业频率,避免夜间道路养护安全隐患。

2.6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

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主要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各种类型的公路病害,以达到降低公路事故发生的概率,在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环境、边坡、排水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根据日常调查获得的数据,合理地选用相应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以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预防性养护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应根据高速公路现状,对原有道路的利用状况做出合理评估,并结合原有的道路状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性维护方案,实施针对性的养护作业。

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需要快,时常需要夜间交通窗口开展养护施工,还要尽可能地降低对线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因此加强高速公路夜间作业区交通风险分析和安全施工控制策略研究,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建伟.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20.

[2]张云雨.基于AHP-FCE的高速公路作业区占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3]王海洋,王杰,周刚,等.重庆市高速公路路面夜间养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公路,2021(8):325-332.

[4]邵宁,钱小平.关于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20,28(5):130-134,140.

[5]范金华.高速公路夜间养护施工作业风险演化规律及管控措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