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途径

杨行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大民屯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提出,教育行业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项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较高的要求。对此,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其中融入动手操作教学,保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督促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途径展开论述,首先概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

在新课改标准的全面实施下,强化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逐步发展为现代化教学中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关键举措。而所谓学科素养,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理论化知识,而且还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灵活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平均年龄比较小,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的性格特点,虽然其对周围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也比较容易被分散,那么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中就会频繁走神,或者做很多小动作,而这必然会降低应有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和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机结合,然后引导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活动中,如此,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大幅度提升。而且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从旁给出指导与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动手操作的同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1.2有利于带动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通过引进丰富、多元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有效转变过去单一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还能活跃课堂上的整体教学氛围,提升小学生面对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时的参与度,进而带动其在各类课堂活动中专注力,实现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由于在数学动手操作活动的实践进程中,需要学生之间就实际的教学与活动内容展开密切交流和良好合作,而通过及时、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小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途径

2.1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

为了更好迎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普遍开始创新并优化自身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动手操作教学是一项必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实际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控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次数,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为其提供拥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实践操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这在学习数学期间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兴趣,更好保障学生的发展的全面性。

比如针对《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上借助多媒体设备,从而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图片,也可以由小角度图片向大角度图片的方向延伸,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关于角的组成以及相应的原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散现有的数学思维,然后对角的形状进行绘制,从而强化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和记忆。同时,数学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动手操作空间,并设置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基于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唤起学生的数学兴趣,保证学生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2.2充分理解数学教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是其中的一项基础组成部分,只有在教师透彻了解数学教材中的各类知识内容的情况下,才能推动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有序实施。对此,数学教师必须要能够全面、精准地把握教材知识,同时可以对教学活动做出平移和拓展,不但要确保学生对重点数学知识的整体掌握与深层理解,并且还要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入认知。针对数学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应当提前熟悉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依据这些内容做好备课,在保证自身对数学教材内容的全面把握后,再辅以科学化、针对化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数学知识,再将其规范、合理地教授给学生,保证学生可以通俗易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在脑海中构建起条理、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获得明显进步。

比如数学教师对于《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之前,收集也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然后对物体长度做出准确测量,并参考数学教材中对应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课堂中积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呈现长度不一的物体图像,提升学生对不同长度的感官认识,保证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认识长度问题。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长度差距较大的教学道具,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进行测量,促使其切身体验毫米、分米的长度具体反映到生活中的形态大小。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度,在教学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并完善现行的数学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更具高效性、灵活性的教学手段,督促学生在动手操作教学实践下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有效掌握其中涵盖的各种数学基本概念,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动手操作学习中的表现力、理解力,重点突出其学习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全面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发展能力。

2.3拓展动手实践操作

就小学数学这一学习阶段而言,其是学生打下牢固数学基础、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务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及时带领学生在动手操作教学课堂中,不断探索并学习高质高效的操作方法,切实提升学生自行拓展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科学习能力,使其之后高难度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获得更多的基础保障。

比如,在《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 加减法(一)》中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及时引入更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预先准备一定数量的糖果,督促学生尽快构建本节课的数学思维,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所组织的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到了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们划分小组的方式,将所准备的糖果平均分发给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组内现有的糖果数量,从而进行加减法的教学与学习,教师具体可以带领学生计算总体的糖果数量,利用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方式的规范使用,并且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之后,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各种运算方式的变形应用,体现数学加减运算的灵活性,推动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获得有效提升,以便其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实现对数学计算的实际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途径为中心,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能够使相关人员深刻意识到动手操作之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的实际效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后的动手操作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提供一定参考,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有效拓宽学生的数学眼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夏粉兰.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苑教育,2018(10):50.

[2]彭青海.让动手操作活动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6):51.

[3]胡迎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