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张兰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城关第二小学   725500

摘要:练习是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板块之一,通过练习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不断优化及完善自身的练习设计形式,根据学生内心实际学习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将其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明确教学目标,让数学练习课堂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层次性及综合性等,为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这对其内化所学知识有着极大帮助,以此增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策略

前言:

    练习课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了然于目的。教师应对练习课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有所重视,分辨练习课与复习课之间区别,摒弃以往传统练习课中教学目标混乱,练习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等情况的出现,特别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使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成效得以不断提升。

一、明确练习目标,强化学生练习意志

    数学练习课常常都是在某单元或小节讲授完后所设置的学习活动,主要针对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内容展开练习。教师应以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为着手点,对练习课教学目标要有所明确,使数学练习主题得以凸显,在特定的主题范围内进行学习,这样的练习内容才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意志得到相应强化,增进练习课教学效率。在数学练习课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习目标大致分为知识型及能力型,以最直接的形式将练习目标呈现到学生眼前,使其在练习任务的推动下,自觉投入到数学训练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不能过于随意,要从整体对练习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确保教学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在训练过程中更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其多种数学能力能够协同发展。例如,在练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把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整数乘法简便计算作为知识型训练目标,能否灵活应用可作为能力型训练目标。在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可围绕这两大训练目标展开练习教学活动,明确练习目的,使学生注意力能够牢牢的锁在练习课堂教学之中。然后,再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谈论中寻求哪些运算律能套用到小数乘法中,在具体应用时又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该种教学形式开放性较强,学生思维能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多种视角对自己的看法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冲破思维障碍。最后,教师再将练习题目呈现到学生眼前,根据练习目标展开针对性训练,灵活应用自身所学知识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进而使其练习更为深入。

二、创设练习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识

众所周知,回顾旧识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激活更多数学解题方法,对凸显练习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有着极大帮助。教师在进行旧识回顾设计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密切关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哪些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要重视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趣味性。教师可借助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练习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眼球,使其注意力能够全部投入到练习教学之中。教师在创设练习情景时,应以贴近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为基准,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让较强的抽象问题变得更具象化,打破学生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藩篱,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数学练习活动中来。例如,在练习“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内容时,该部分内容与多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可以说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知识点的呈现也过于零散。这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一些瓷砖图片呈现在到学生眼前,图片中的瓷砖囊括了多种平面图形,并标注出各种平面图形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说说画面中都是什么图形,再以数学说理的形式,说出如何求已拼接好的图形面积。由此可见,该种数学练习课设计有效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引发其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而数学说理的教学形式,大幅度减轻学生的数学练习计算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来思考各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以此顺利完成旧识回顾。

三、分层设计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数学练习课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认知能力上自然会有着较大差异。教师在设计习题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层设计,数学习题的难度结构要科学合理,使练习课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教师在练习习题设计过程中,可将数学问题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及提高型三种梯度的题目,通过三种数学问题的设计,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所大致了解,有助于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状态,当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捋顺解题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练习“圆柱的体积”相关知识内容时,圆柱体积的体现形式有很多种,条件也极为灵活。教师可先根据练习内容为基准,展开分层问题设计。如,将底面半径和圆柱的高直接呈现到学生眼前,检验其对基本公式的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可再设计一道给出底面周长和高、底面周长与高的比例等不尽相同条件的题目,把问题难度呈阶梯式的逐渐升级,增进学生数学信息处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都能各取所需及挑战自己。该种数学练习课设计形式,能够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良好形成,从而学会更多的解题技巧。

四、综合应用延伸思维深度

    通常在练习课的尾声阶段,为了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通常都会为其设计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目,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有个更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但在该阶段练习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往往开始有些涣散,倘若教师设计的综合性题目晦涩难懂,就会大幅降低其参与教学活动热情及积极性,导致习题训练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在设计综合性题目时,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衔接,让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得以凸显,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正确认知。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内容后,教师在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进行设计时,除了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熟练掌握外,还应将已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题目内容融合在一起。题目中标注出统计图类型,加强学生对各种统计图应用掌握能力。在综合练习环节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将其所熟知的多组数据呈现到眼前,明确统计要求,让学生独立思考要用哪种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统计。同时,教师还可借助综合性较强的习题,锻炼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以此加深其对各类统计图形的应用及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练习课教学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帮助。教师应着眼于练习课教学整体,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点燃其参与练习教学活动的热情及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其突破数学思维障碍,建立全面的数学认知体系,以此为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锡龙.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21(20):53-54.

[2]陶权.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87-88.

[3]陆婷婷.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策略[J].广西教育,2020(45):134-135.

[4]何益民.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3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