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要看急诊?

/ 1

哪些情况需要看急诊?

汪莉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0

急诊主要指紧急救治和抢救,急诊的意义是保证人们在突发疾病或受意外伤害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的、科学的救治,因此急诊有时是生命跑道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在现实中,有很多急诊资源被某些不需要急诊的人占着。紧急救治指的是病情,而不是时间紧急,不想等待。哪些情况下需要看急诊?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正确看急诊。

一、从基本生命体征角度判断—哪些情况下需要看急诊

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血压、体温、脉搏)进行判断,如果体征平稳,大概率就是暂时安全的,如果体征不平稳就需要尽快看急诊。

1、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状态,如果神志出现异常,例如意识丧失、抽搐、昏睡、嗜睡、昏迷等,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急诊治疗。

2、呼吸:

如果患者感到明显的呼吸困难需要去看急诊,判断方法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主观判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呼吸频率来判断,正常情况下1分钟的呼吸频率是12-20次,如果低于6次/分或超过30次/分,则表示呼吸过慢或者过快,需要及时就医。

3、血压:

(1)当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10mmHg,需要急诊处理,此时依靠口服降压药很难降下来,需要急诊给予静脉用药进行降压;

(2)血压过低也不安全,需要专业判断,如果患者平时的血压在180mmHg左右,当出现迷糊、冒冷汗的症状,并且血压降到了120mmHg以下,说明身体出现严重问题,一般比基数血压下降超过40mmHg,就认为血压严重下降,需要看急诊;

(3)一般情况下,判断血压正常值为高压(收缩压)不低于90mmHg,低压(舒张压)不低于60mmHg,当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应结合平时血压情况和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急诊处理。

4、体温:

人体正常温度是在36℃-37℃之间,37℃-38℃之间属于低热,没有必要看急诊。如果超过38℃,甚至达到39℃、40℃,此时虽然不需要被抢救,但需要紧急对症处理。

5、脉搏:

(1)正常人的脉搏是60次/分-100次/分,略超过100次/分是没有问题的,但超过120次/分甚至达到140次/分时,则需要紧急治疗;

(2)如果脉搏低于50次/分,还伴有头晕、迷糊、冒冷汗等症状,需要看急诊。

二、从症状征角度判断—哪些情况下需要看急诊

1、突然晕倒:

年轻人若伴有呕血,可能是急性消化道出血;老年人长期卧床后出现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则可能是肺栓塞。

2、突发胸闷或胸痛:

突发的毫无诱因的胸痛一般都和心血管疾病有着必要联系,例如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等。出现以下症状均需到医院进行急诊就诊,明确是否出现心脏急性情况。

(1)突然出现心悸、胸闷、胸痛、背痛、气短、憋气等症状,并持续数分钟后没有缓解;

(2)有心脏疾病史原有症状加重、或者新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

(3)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

(4)出现发作性头晕、黑曚、晕厥等症状;

(5)明显的心动过缓或者心动过速。

3、突然产生剧烈的头痛:

像头部突然被锤子砸了一样,这种突发剧烈的头痛很有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头疼剧烈并且伴有发烧、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则有可能是脑膜炎。

4、严重喘息、呼吸困难:

主要考虑为呼吸衰竭而导致的严重缺氧、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则症状,严重者还伴有发绀、面色灰暗、冒冷汗,精神紧张,和急性哮喘发作比较相似。无论致病原因是什么,一旦出现呼吸急促,都需要及时救治。

5、急性发热性疾病:

患者全身高热症状明显,且伴有嗜睡或其他症状,需要紧急急诊处理。

6、急性腹痛:

严重的痛症也是常见的急诊信号之一,有的突发腹痛的患者以为是急性肠胃炎,但是有的腹痛实际上并非简单的肠胃炎引起的,引发原因主要包括有:急性肠梗阻、腹膜炎、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阑尾炎等,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不要自我诊断而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7、大出血:

包括外伤、呕血、咯血、尿血、便血、自伤、阴道流血、五官出血、腹腔内出血等。

8、呕吐物中带血或深绿色胆汁:

呕吐物中带血或深绿色胆汁,这意味着可能是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所引起,例如肠梗阻,这种急性的、剧烈的呕吐会导致患者脱水,因此需要急诊治疗,利用药物等治疗方式及时补充水分。

9、急性外伤或癫痫:

例如急性外伤、烧伤、癫痫发作等,以及急性损伤、交通事故等各种创伤导致的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另外还有冻伤、灼伤、毒蛇咬伤、犬咬伤等。

10、意外伤害:

例如电击、触电、坠落伤、溺水、烧伤、工业外伤等。

11、急产、难产、流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