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

申春霞 康英利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首先,通过选拔合适的学组成员并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伤口造口质控标准,规范换药流程,并进行护士的伤口造口知识培训和教育。其次,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发现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伤口造口知识考核合格率提高,伤口治疗愈合率也得到提升。这些结果表明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对临床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伤口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伤口造口护理学组;构建;临床实践;效果评价

前言

伤口造口护理学是研究伤口护理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由于伤口护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临床实践。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建立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集中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伤口造口护理学的发展和应用。该学组将包括医生、护士、研究人员和专家,共同研究伤口造口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制定规范和指南,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

一、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

1.1 学组成员的选拔和职责分工

学组成员应包括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护士、医生、感染控制专家等相关人员。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伤口造口护理工作。根据成员的专业背景和能力,可以将其分为负责伤口评估和护理方案制定的护士,负责手术操作和伤口处理的医生,负责感染控制和质量监控的感染控制专家等[1]

1.2 学组质控控制体系的设立

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应包括质量评估、质量监控、质量改进等环节。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伤口造口护理质量评估和护理记录的审核来进行。质量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学组会议和讨论来进行,以及通过定期的护理操作观察和抽查来进行。质量改进可以通过制定改进措施和培训计划来进行,以提高伤口造口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1.3 伤口造口质控标准的制定

为了确保伤口造口护理的操作和流程符合规范,我们需要制定伤口造口质控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伤口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标准应明确伤口评估的要求,包括伤口的大小、深度、形状、颜色、渗出物等指标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同时,标准还应规定伤口愈合程度的评估标准,如红肿、渗液、坏死组织等的程度评估。(2)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标准应提供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包括伤口周围皮肤的护理、伤口渗液的处理、伤口疼痛的缓解等。标准还应规定伤口护理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的特殊护理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参考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指南和规范,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伤口护理指南》、美国伤口护理协会(WOCN)的《伤口护理实践指南》等。同时,我们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根据本院的伤口类型和患者群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标准制定。

1.4 换药流程的规范化

换药流程的规范化应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和要求:(1)伤口清洁:首先,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分泌物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伤口,避免对伤口造成过度刺激如果伤口有明显感染迹象,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伤口处理:根据医嘱,使用适当的药物或药膏进行伤口处理,如抗菌药物、消炎药物等使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器械将药物均匀涂抹在伤口表面,确保药物能够充分覆盖伤口。(3)伤口包扎:根据伤口的性质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如无菌纱布、透明敷料、压力敷料等在包扎前,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将敷料固定在伤口上,确保敷料紧贴伤口表面,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口的血液循环[2]

1.5 护士的伤口造口知识培训和教育

护士的伤口造口知识培训和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护士分享伤口造口知识和经验,让护士们学习和交流通过讨论真实的伤口造口病例,引导护士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组织实际操作培训,让护士们亲自实践伤口评估、处理和护理的技能,提高他们的操作熟练度和自信心。

二、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

2.1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在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临床实践中,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关怀,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践中,护士们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此外,护士们还通过提供及时的疼痛管理、定期的伤口评估和有效的伤口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2.2 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通过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在实践中,护士们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伤口造口护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此外,护士们还加强了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提高了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

2.3 护士伤口造口知识考核合格率的提高

在实践中,护士们参与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学习了伤口造口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了实践操作。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估,护士们的伤口造口知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2.4 伤口治疗愈合率的提升

通过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及临床实践,伤口治疗愈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践中,护士们根据伤口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伤口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护士们定期对伤口进行评估和记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了伤口的有效愈合。此外,护士们还加强了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提高了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伤口造口护理学组,我们能够提升伤口造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学组成员的选拔和职责分工确保了团队的专业性和协作性,学组质控控制体系的设立和伤口造口质控标准的制定保证了护理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换药流程的规范化和护士的伤口造口知识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伤口造口知识考核合格率也提高,伤口治疗愈合率也得到了提升。这些结果表明,伤口造口护理学组的构建对于提升伤口造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学组的运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伤口造口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巧林.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20:212.

[2]钟利平,林伊明,郭莉兰.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33-133.

[3]潘小培.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护理的应用分析[J].东方药膳,202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