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无处不在!关于微生物检测,你知道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微生物无处不在!关于微生物检测,你知道多少?

朱芙蓉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09199

微生物无处不在,不仅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就连海底热液喷口边、南极冰盖下、沸泉等我们无法想象有生命存在的地方都能找到微生物的踪影。微生物的爱好独特,有的嗜碱,有的享受寒冷,有的喜欢高温。还有很多微生物是导致人身体出现异常的元凶,如我们所熟知的感冒、肺炎、病毒性肝炎等,均和微生物有关。微生物同个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微生物分析,可以准确分析个体具体情况,以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助力个体健康。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微生物检验并不了解,下面我们简单进行介绍。

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种类多样,很多微生物会引起机体出现病变,常见的可导致机体病变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1.病毒: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病毒可以引起的传染病类型多样,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比细菌微小,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有杆、球、砖、枪弹等多种形态。病毒的主要结构为外面的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核酸,大多数病毒没有独立新陈代谢系统,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需要在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因此进行病毒分析时,多需进行组织培养。针对病毒引起的疾病,多通过测定个体血清中的抗体实现。在细胞内增殖的病毒会导致细胞死亡,当病毒侵犯心肌、脑等部位,可引起严重疾病。有些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慢性感染,造成患者疾病持续,如慢性肝炎。当前针对病毒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

2.细菌:可以引起破伤风、痢疾、结核等

细菌种类多样,可引起结核、痢疾、破伤风、痈和疖等疾病。细菌没有完整的细胞核结构,有特殊化学成分的细胞壁,不具备完整的细胞核结构,形态包括球、杆、弧形等。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在内的少数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特殊的芽胞形态。芽胞形态的细菌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十年,需要在121℃的蒸气20分钟情况下才可杀灭。细菌可以进行菌培养、染色分析。(1)细菌培养。大多数细菌可以在牛肉汤等人工培养基中繁殖、生长。获取个体的咽拭子、血液、大小便等分泌物后,可以通过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繁殖的特点,对细菌类型进行分析。细菌在人体内繁殖的过程中,菌体破裂后,会释放大量的菌体分泌的外毒素或者内毒素,导致个体出现感染性疾病。(2)染色分析。细菌可以被染液着色,通过染色情况分析个体情况。常用的染色方法为革兰氏染色,此种染色方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两类。

3.真菌:可以引起皮肤、毛发、指(趾)甲癣症等

真菌包括霉菌等,该种微生物比细菌大,整体形态更加复杂,有多细胞、单细胞不同类型。单细胞真菌包括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主要侵袭个体脏器或者深部组织,可继发感染,如白色念珠球菌可引起阴道炎。多细胞真菌形如丝状,主要有孢子和菌丝引起,可引起皮肤粘膜浅部感染,如皮肤、毛发、指(趾)甲癣症等。针对真菌引起的疾病需要判断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最终治疗方法。

4.吸虫、原虫、蠕虫可以引起肝硬化、疟疾

吸虫、原虫、蠕虫也是引起疾病的常见微生物。不同微生物引起疾病类型有所差异:(1)吸虫:吸虫的形状为扁平叶状,主要靠吸盘吸附在宿主的脏器上,大多数吸虫为雌雄同体。常见的吸虫为肺组织里寄生肺吸虫、肝胆道中寄生的肝吸虫、肠道内寄生的姜片虫、血管里寄生的血吸虫。吸虫寄生后,会引起组织出现病变,引起患者出现全身性反应,包括咯血、肝硬化、消化不良等。(2)原虫:属于寄生虫的一种,该种寄生虫比细菌大,属于单细胞动物,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才可以发现。原虫均有一个细胞核,通过纤毛或者伪足,实现自由活动。原虫在不良环境下形成抵抗力较强的包囊,是传播的重要环节。人体内寄生原虫种类多样,可以寄生在阴道、口腔、肠道等多个位置,通过直接接触、接触污染包囊而传播。我国因为原虫导致的疾病包括滴虫性阴道炎、疟疾。(3)蠕虫:蠕虫属于寄生虫的一种,属于多细胞动物,具备器官分化,虫体靠肌肉收缩蠕动。目前寄生在人体内的蠕虫主要包括线虫、吸虫、绦虫等。

5.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也是常见的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支原体比细菌大,可以进行人工培养,因为无细胞壁所以此类微生物没有固定形态。支原体是引起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衣原体有独特的生活周期,比细菌小,需要在活的细胞内才可以生长繁殖,如沙眼衣原体。立克次体具备和细菌类似的结构,大小在病毒和细菌之间,只能在活细胞内存活、繁殖,是引起斑疹伤寒的常见原因。螺旋体较细胞大,因为呈现螺旋体而得名,同原虫一样运动活泼,侵入个体粘膜、皮肤等,引起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等。

临床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手段包括哪些?

微生物种类多样,不同微生物可引起的疾病不同,且不同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在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怀疑个体出现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后,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以分析具体情况,指导其科学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为菌培养,通过菌培养分析具体情况。菌培养和其他检验项目区别明显,其对采样质量要求更高,以尽可能消除杂菌等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菌培养的结果准确。菌培养的结果分为两类,一类为阳性,表示该菌极大可能是病原菌;另一类为阴性,则表明无细菌感染。可应用于菌培养的标本类型多样,如痰液和咽拭子标本、血液和骨髓、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等。

1.痰液和咽拭子标本菌培养

痰液和咽拭子标本菌培养主要应用于呼吸道疾病鉴别、治疗,咳痰的患者多采集痰液进行菌培养,无法咳痰的患者则采取咽拭子进行菌培养。因为鼻腔、口腔、咽部等位置存在大量正常的菌群,因此在收集痰液标本、咽拭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导致菌培养结果出现误差。因此进行该项微生物检测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病症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患者情况。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后,最好直接从患者支气管位置抽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2.血液和骨髓培养

血液培养一直以来是败血症、菌血症鉴别的基本方法,且此种菌培养方式可应用于伤寒等疾病鉴别中。单次菌培养结果疾病诊疗意义不大,一般针对菌培养检测患者多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从多个部位获得血液进行菌培养分析。为确保血液和骨髓菌培养结构准确,抽取血液过程,需要观察患者皮肤状态,对皮肤相应位置做好消毒、灭菌等处理。确保所用的仪器符合要求,检验操作各个步骤规范等,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3.尿液标本菌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可以较早的发现肾脏感染、膀胱感染,在前列腺、尿道等炎症性疾病鉴别中具有一定意义。尿液中出现细菌被称之为菌尿症,若患者尿液标本澄清但培养结果显示有细菌,需要在彻底清洁患者尿道口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检测,以较为准确的分析检测者具体情况。泌尿系感染常见菌包括变形杆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尿液标本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上很多疾病诊断均有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尿液标本菌培养结果为阴性不能说明患者一定没有泌尿道感染。在进行尿液标本菌培养检测过程中,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消毒是检验的重点环节。

4.粪便标本的培养

肠道中细菌种类多样,具体细菌分布受食物影响大,如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外,其余个体肠内菌群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大多不会致病。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弧菌属、气单胞菌等是肠道的致病菌,通过粪便标本菌培养检测可以全面分析检测者情况

综上所述,微生物无处不在,很多微生物是个体致病的元凶,通过细菌检测等方式可以全面分析检测者具体情况。目前菌培养为微生物检验主要手段,结合检验要求进行质控可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