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许鹏

372924198605301837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探讨了有效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展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材料使用、机械设备应用等方面。然后,对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施工计划制定、工序控制、质量与安全管理等。最后,强调了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密切关联,并提出了未来需要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化,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改进措施以指导实践。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建筑工程地基建造技术分析

地基类型与选择:地基一般包括浅基、深基和特殊地基等。在选择地基类型时,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承载力要求、基坑周边的环境等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采取相应的地基选择策略,如浅基常用的是连续墩型基础,深基可采用桩基或梁下承台等;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是为了改善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或变形。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填土加固、深层加固、土体改良、地基加固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振动加固、灌浆、预制桩等;地基施工方法:地基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回填和压实等阶段。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并结合支护措施进行。回填土的选择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注意土层的均匀性和固结度。在压实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压实方法和设备,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均匀压实。

1.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防水施工至关重要。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聚合物防水材料、沥青防水材料、胶体材料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建筑结构和使用环境相匹配的防水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表面处理:对于防水施工来说,表面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这包括清洁表面、修补裂缝和凹陷,并确保表面光滑均匀。通过这些表面处理措施,能够提供更好的附着力,确保防水材料与基层结构之间的粘结牢固;施工方法:防水施工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涂刷、喷涂、铺贴、注浆等。根据防水材料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对于涂刷、喷涂等施工方法,需要注意涂层的均匀性和厚度控制。而对于铺贴、注浆等施工方法,需要注意材料层与基层之间的紧密结合。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合理选择水胶比、水泥种类、骨料比例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同时,在配合比设计中也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效益;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避免水分的丢失或分离。在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减少气孔的形成;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的硬化和强度发展。养护措施包括水养护、覆盖养护、温度控制等。合理的养护能够减少混凝土开裂和表面缺陷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不足

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导致工期延误、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充分,或者管理层对整体规划和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致;施工队伍管理不到位:施工队伍管理薄弱是导致现场施工管理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有时候施工队伍缺乏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无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同时,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激励不足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施工表现和工作积极性;质量监督和检查不到位:在一些工地上,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导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这可能是由于监理和质检人员数量不足、检查标准不明确或执行不严格等原因造成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策略

3.1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能力素质

提供专业培训: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包括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和工艺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较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加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让现场施工管理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组织团队建设活动,促进沟通和合作,形成互相支持和协调的工作氛围;加强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包括施工计划制定、工期控制、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等。使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项目进展的可控性;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质量和安全教育,培养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巡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3.2建筑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措施

前期调研和勘察: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勘察工作。这包括对工程地点的地质条件、环境影响和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调研和勘察,能够全面了解工程背景,并为后续的施工准备工作提供依据;技术方案设计和审核: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设计,并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审核。技术方案设计包括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特殊工艺等内容。通过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和可靠;施工图纸编制和审查:制定施工图纸,并经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审查。施工图纸是施工的指导文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编制和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纠纷。

3.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合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程序和流程。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与要求,并建立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质量控制计划:编制质量控制计划,详细描述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要点。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测量方法、检验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更新;进行质量检查: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包括自查、互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检查项目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记录、焊接质量、混凝土浇筑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验收:根据质量验收计划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对工程质量状况、设备完好性、工程文件齐全性等方面的验收。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和监理要求。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它们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展的重要性。有效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现场管理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坚持科学管理,促进施工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继超.试论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5,03:50.

[2]颜俊.建筑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2,06: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