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灭火救援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消防灭火救援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杭州

荆门市东宝区消防救援大队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改制转隶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数量增幅较大,特别是灭火救援方面增幅明显。在实施灭火救援的过程中,现场火情的处置也给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控制火情、为受灾现场的群众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各级消防救援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有必要从影响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的因素入手,为未来提高消防灭火救援水平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安全因素;对策

1.消防灭火救援安全影响因素

1.1.消防救援人员

1.1.1.消防队员自身素质不过关

一是对消防灭火救援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在实际的火情处置中,消防队员需要根据现场火灾的发展情况及时开展灭火救援,为营救现场群众赢得宝贵的时间。不过,有些消防队员由于刚加入消防队伍不久,对灭火救援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足,导致在到达火灾事故现场之后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而显得手足无措,这自然会造成灭火救援效率的降低,以至于现场火情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二是对灭火救援技能的应用能力较差。作为专业性的救援队伍,其火灾处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火灾现场居民的生命安全。但是,从目前各地消防队员参与火灾救援的情况来看,一些消防队员对相关灭火救援器材的使用较为生疏,尤其在进行高层楼宇灭火救援时,无法灵活使用消防云梯、灭火栓等重要设施工具,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灭火救援的进程,从而难以让灭火救援器材发挥良好的作用。

1.1.2.消防救援各个队站之间协调配合不力

在接到火情处置命令开展灭火救援之前,各地消防救援支队需要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派出距离火灾现场较近的队站前往救援。尤其当火情蔓延速度较快时,还会派出其余的队站进行支援。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队站之间的协调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过,由于各类消防力量的领导机制有所不同、内部各成员之间并不熟悉,这就容易导致在灭火救援中难以磨合、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比如,在进入火灾现场之后,几支队伍的救援人员没有安排到合适的救援位置上、不同队伍的救援人员无法正确配合使用消防器材,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给灭火救援的开展带来不可避免的阻碍。

1.2.火灾被困人员

1.2.1.过于重视财产的损失

处于火场的群众经常担心自己的财物会在火灾中受到损失,害怕在火灾之后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毁于一旦,于是往往不听他人劝阻,撇开其他人独自前往火灾中心区域寻找财物,这样就容易让自己处于熊熊大火的包围之中,即便到时能够找到财物,但是面对时刻向外蔓延的火势,他们也很难再次顺利逃出火灾覆盖的区域,其行为也会给消防队员的救援带来较大的难度,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1.2.2.缺少必要的逃生技巧

在发现周围区域出现火情危害到生命安全时,一些群众盲目选择下楼梯逃生,待下到某一楼层时,却没有想到火灾往往会顺着楼梯逐级向上蔓延,这样做就更容易丢掉性命。同时,部分群众由于所住楼层较高,面对不断扩大的火势感到害怕,也不敢盲目打开房门逃生,于是只能通过截断窗帘,用其包裹着身体打开窗户向外逃生,实际上,这种逃生行为往往会因为恐高、害怕等因素而宣告失败,致使自身生命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群众会选择打开房门,到天台等较为显眼的区域向外求助逃生,却忽略了楼层间烟雾对呼吸道、眼睛等部位的伤害,常常会造成窒息等情况出现。

1.3.实施救援装备

1.3.1.没有足够的设备进行救援

要想在第一时间内实现扑灭大火,充足的消防救援装备必不可少。当然,仅仅依靠消防救援队伍所带的消防装备显然难以应对随时可能扩大的火情。同样,在各地一些人群较为密集的高层建筑、集贸市场、商业中心等区域中,消防设备的配置也明显不足。比如,有些高层建筑仅仅在其中几个楼层中设置有消火栓和灭火器,集贸市场只在中心区域安装了消防水泵,商业中心的地下区域很少安装消防风机和排烟设备。如果上述区域突发火灾并迅速蔓延,即便消防队伍能够及时赶到,那么其造成的损失也难以计量。

1.3.2.实施救援设备质量不佳

人群较为密集的高层建筑、集贸市场、商业中心等场所的固定消防设备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一般都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因此,负责此类设备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不过,这些救援设备较为集中区域的单位却因为忙于日常各类经营事务而对其有所忽略。当这些设备因为年久失修而无法正常运转时,也很难有人发现。一旦这些区域出现了火灾这一紧急情况,这些能够实施救援的设备便毫无用武之地,失去了应有的功效。

2.提升消防灭火救援安全性的具体对策

2.1.切实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个人素质

消防队员在业余时间应当注重消防救援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增强对消防救援知识的领悟与理解能力,定期参与消防救援队伍内外部组织的消防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考核,切实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实战技能。设置心理辅导站为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减轻他们在火灾救援中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开展消防救援工作。

2.2.增强火灾被困人员的生命意识与逃生技能

2.2.1.树立“生命第一”的消防安全意识

无论在何时何地,生命安全都十分重要。尤其在火灾情势不明的情况下,火灾被困人员更需要将个人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放弃对个人金钱财物的幻想,正视火灾事故已经发生的现实,不盲目进入火场抢救已经损失的财物。每个人只有充分珍视自己的生命,才能够在火灾结束之后重新开始全新的生活。

2.2.2.积极开展火灾逃生自救常识的宣传

在火灾事故频发的今天,具备相应的逃生自救知识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使人们能够了解到更为全面的逃生自救知识,各地消防部门应当在小区等区域通过发放手册、粘贴海报的形式向人们进行火灾自救知识宣传。同时,各地应当根据现阶段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通过深入学校、企业等单位,向学生、群众等群体普及火灾自救的方法,及时纠正人们在消防自救方面存在的误区。

2.3.推进实施救援设备的普及与维护

2.3.1.及时补充重点防护区域的救援设备

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商场、医院、社区等重点区域,应当注重对救援设备的配置,如应当在上述区域的每个楼层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器,特别是在地下灯光较为昏暗的区域应当设置专门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在中心街区安装消防给水设备、智慧型地上消火栓,为消防救援工作的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

2.3.2.对长期使用的救援设备进行及时更换

救援设备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救援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此类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根据现阶段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对无法继续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进行更换。同时,对于还能够有效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来说,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其能够在今后的火灾处置中得以正常使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灾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对公共安全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人们更加需要树立良好的火灾风险防范意识,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今后各地开展消防灭火救援提供可行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高效性、整合性、科学性等优势。

参考文献

[1]梁虞李.消防灭火救援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今日消防,2021,6(05):64-65.

[2]曾缉宏,朱苏闽.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地球,2017,(09):104.

[3]于海波.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8(1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