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庄华1、2  王健 1、2   郭振1、2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首先,我们介绍了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研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高通量测序等。接着,我们探讨了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最后,我们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研究方法;农业应用;微生物生态学

土壤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其中的微生物群落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研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组成、功能和动态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概念和重要性

土壤根际微生物组是指在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1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研究表明,一些根际微生物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类物质,如吲哚乙酸等,这些物质可以刺激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一些根际微生物还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抵御病虫害的侵袭,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1.2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可以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释放出大量的养分元素,如氮、磷、钾等,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此外,一些根际微生物还能够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等,减轻土壤污染的程度。
1.3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调节土壤pH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等方式来维持生态平衡。例如,一些根际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一些根际拮抗菌则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对于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重保护和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措施,避免过度施肥、农药使用等对土壤微生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深入探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研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方法

研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2.1土壤样本的采集

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区域,清除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和石块,用铁铲或环刀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采集时需要记录土壤的理化性质,如土壤类型、质地、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
2.2根际土壤的分离

将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处理,分离出根际土壤。可以将健康的植物根系分离出来,并将其与非根际土壤分离。分离出的根际土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微生物组分析。
2.3微生物组DNA的提取

使用商业化或自制的试剂盒,提取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DNA。提取的DNA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结果。
2.4微生物组扩增和测序

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特定的引物和标签,将微生物组的DNA进行大量复制,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的结果可以反映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组成和丰度。
2.5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

对高通量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微生物组的组成、丰度、多样性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借助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如QIIME、PICRUSt等,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2.6培养分离和鉴定

对于特定的微生物组成分,可以通过培养和分离的方法,得到纯培养物,然后进行鉴定和研究。
    这些是研究土壤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和限制,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3.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土壤微生物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在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应用。
3.1提高作物抗病性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研究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活性的物质,如抗生素、酶、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降低作物病害的发生。此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分泌抗菌物质,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因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改善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土壤微生物组可以通过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促进矿质元素吸收等途径,提高土壤肥力。首先,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农作物残留物、秸秆等有机物质,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其次,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基酸态氮。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分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因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3.3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分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调节植物生长。此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分泌抗菌物质,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微生物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释放养分,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总之,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性能。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开发出更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

4.结语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的探讨土壤根际微生物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和响应机制,包括不同气候、土壤类型、植物物种和人类活动等。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技术、微生物组移植技术等,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组进行调控和改良,提高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另外,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面临着保护和利用好土壤资源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利用和保护好土壤根际微生物资源,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或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孙雨,常晶晶,田春杰.作物根际微生物组重组构建技术体系探讨[J].生物技术通报,2020,36(9):25-30.

[2]涂镜,魏宝阳,付威,莫长安,曾粮斌.生防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23(6):96-100.

[3]邵秋雨,董醇波,韩燕峰,梁宗琦.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01):144-152.

[4]耿士均,王波,刘刊,商海燕,权俊娇,等.专用微生物肥对不同连作障碍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4):758-764.

[5]袁红朝,王久荣,刘守龙,等.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根际激发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同位素,2018(01):57-63.